成语《草偃风从》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草偃风从》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草偃风从:cǎo yǎn fēng cóng

词源: 《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 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词由: 有一次, 季康子来向孔子请教, 怎么样处理政事才是好的。他向孔子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现在百姓坏的很多, 我看不杀不行。多杀几个坏透了的人,使老百姓畏惧,都想改邪归正。你看怎么样?”孔子反对他这样做, 严肃地批评他:“你处理政事, 为什么要用杀人这个办法呢? 只要你为人处事正大光明,公正廉明, 老百姓自然就会变好。打个比方说, 你做官的是正派的,就如同风一样, 做老百姓的如同草一样, 你风一吹, 他草就倒伏下去了。你要能使老百姓服你啊!”

词义: 草随风而倒。草: 比喻老百姓; 偃: 仆, 倒。风: 比喻教化。比喻政治清明, 人民服从统治者的统治。亦作“风行草偃”。

书证:南朝·梁·任词《策秀才文》:“上之化下, 草偃风从。”《周书·武帝纪上》: “风行草偃, 从风无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