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冢中枯骨》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冢中枯骨》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冢中枯骨:zhǒng zhōng kū gǔ

词源:《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词由:东汉末年,徐州牧陶谦病危,就对别驾 (官名) 糜竺说:“若不是刘备来, 就不能治理好徐州。”陶谦死后, 麋竺率领州人迎接先主刘备, 先主不肯接受, 他说:“袁公路(即袁术) 就在离这儿不远的寿春(今安徽寿县),他家四世三公, 众望所归, 你们可以交给他管辖。”在场的北海相孔融接着对先主说:“袁公路哪是个忧国忧民、平定天下的人啊? 他象是埋葬在坟墓里的枯骨, 你何需把他放在心上呢! 现在百姓将徐州托付给有才能的人, 等于是天赐给你的, 如若不领这份情, 以后你懊悔就来不及了!”经过孔融等一番劝谏, 刘备才统领了徐州。

词义: 坟墓中的枯骨。冢: 隆起的坟墓。枯骨: 白骨。比喻人的没有能力和作为。也指死人。

书证: 《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岭外瘴魂多不返,冢中枯骨亦加刊。”明·罗贯中 《三国演义》 第二十一回:“(曹) 操笑曰:‘冢中枯骨, 吾早晚必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