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六尺之孤》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六尺之孤:liù chǐ zhī gū
词源: 《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 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 君子人也。’”
词由: 曾子谈到做官的人应有什么样的节操?他这样说:“假如有一个做官的, 君主可以放心地把还未成年的儿子托付给他, 辅助儿子能把国家治理好, 或者君主相信他管理一百里地方能管理好, 使那里的百姓安居乐业, 遇着危难之事甚至有生命危险, 他也不变节, 坚持自己的信念, 那么他就可以称君子了。这样的人的确可称之谓君子。”
词义: 未成年的孤儿。六尺: 古代尺短,“六尺”形容个子未长高。李贤注:“六尺,谓年十五以下。”;孤: 死去父亲的小孩。多指帝王或诸侯死前委托大臣辅助未成年而继位的君主。
书证: 《后汉书·李固传》:“今委君以六尺之孤。”唐·骆宾王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明·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第七回:“百里曰:‘臣止为君亡国破, 求保全六尺之孤耳! 土地已属君掌握, 岂敢复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