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咏花诗 蔷薇

鲍泉《咏蔷薇诗》咏蔷薇诗赏析

《蔷薇·咏蔷薇诗》咏蔷薇诗鉴赏

鲍泉

经植宜春馆,霍靡上兰宫。

片舒犹带紫,半卷未全红。

叶疏难蔽日,花密易伤风。

佳丽新妆罢,含笑折芳丛。

鲍泉为梁元帝时官吏与诗人,曾为梁元帝侍臣。梁元帝喜爱蔷薇花,在竹林堂中栽培天下名种,如康家四出蔷薇、白马寺黑蔷薇、长沙千叶蔷薇等。蔷薇花叶相连,枝条比并,繁花似锦,芳香宜人。鲍泉的这篇咏蔷薇花诗,恐就是为赞颂梁元帝竹林堂中的诸名种蔷薇花而作。这篇诗通篇利用赋的方法,描绘出经人工精心栽培的蔷薇开花的姿色,使人仿佛置身于蔷薇花的美丽王国中,读之,使人情怀怡悦。

诗的开头两句勾勒出一个蔷薇花的王国。“经植宜春馆,霍靡上兰宫”。从豪华壮丽的宫殿到接待权贵政客、文学侍臣的馆舍,蔷薇花满院,清风袭来,随风俯仰。柔条绿叶,浅深红紫,绽露花苞,艳美宜人。这两句诗是以赋的互文见义的句法,强调宫馆遍植蔷薇花,加倍地表现了主人喜爱蔷薇花之情。

三、四两句细腻地描写蔷薇花的姿色。“片舒犹带紫,半卷未全红”,有的花瓣刚刚舒展,还带着紫色,有的花片半开半卷,还未全现鲜红姿容。这里写出了蔷薇花还未全开放的容色。这两句,是全诗描写的重点。蔷薇花那刚刚绽露美容之景,朵朵争艳之貌,给人以无限美感。更值得赞誉的是作者体察入微,描写层次明晰,动态逼真。紫红之分,舒卷之态,令人神往。齐代诗人谢 写蔷薇花开;“发萼初攒紫,余采尚霏红”,唐代诗人刘禹锡写蔷薇花开:“似锦如霞色,连春接夏开,波红分影入,风好带香来”,“明丽隔尘埃,似著胭脂染”,宋僧人也写蔷薇花开:“紫透红殷态度陈”,“羞杀黄金屋里人”。诗人们审视蔷薇花的焦点、审美情趣、状写刚刚绽露花苞伸卷不一的花片、映日红紫的不同颜色,以及所传达出的审美愉悦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既有体物入微,又有审美创造,不仅给人艳丽崭新的美感,而且还给人以动态的美感。

五、六两句写日照下的蔷薇花,抒发感慨。“叶疏难蔽日,花密易伤风”。花美要靠众多绿叶相扶,如果叶疏少,红花在强烈的阳光下,没有绿叶遮挡,孤立不美,生命不会久长。花太密而不透风,容易伤风。这两句是借花喻理。表面上是说花的栽培管理的道理,实际上是暗喻治国从政的道理。君臣如红花与绿叶,相互为用,不能不要臣下;更要君臣上下,声气相通,不能患伤风堵塞之症,以损伤君王与国家。这种写法,无乃是晋、宋时代借诗谈玄的余波罢。鲍泉虽受梁元帝萧绎的宠信,但目睹侯景之乱,宗室子弟相互残杀,大臣随之诛连,不能不有所感,因而借机委婉托出这种潜意识,是合乎比兴之道的。

最后两句以佳人采择蔷薇花插戴作结。“佳丽新妆罢,含笑折芳丛。”美人刚刚梳妆打扮完毕,满面春风,笑入蔷薇花群,伸手采折。美人新妆,又折花插戴,相映相衬,是花是人,花美人更美。唐白居易作县尉时,曾咏蔷薇花:“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以蔷薇花为美人,爱之如朝夕同床共枕的妻子。宋人高应冕也写出“美人芳树下,笑语生蔷薇”的句。梁元帝《看摘蔷薇》云:“墙高攀不及,花新摘未舒。莫疑插鬓少,分人犹有余。”由此可见,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无限的,而蔷薇花又作为美的象征。“佳丽新妆罢”,会想象出是多么美丽动人,然而还不能满足心理上对美的追求,还要插戴新开放的蔷薇花,要美上加美。古代诗人用花比喻美人,或用美人比喻花是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但此诗的作者却要以花衬美人,又从美人爱蔷薇花的心理,再衬托蔷薇花美。这正是作者艺术高明之处,诗味淳厚,耐人咀嚼,含不尽诗意于言外。

这首小诗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描绘出蔷薇花的美丽,表现出对蔷薇花的无比喜爱之情,同时也美誉了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