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声声慢梅》咏梅花诗鉴赏
赵佶
欺寒冲暖,占早争春,江梅已破南枝。向晚阴凝,偏宜映月临池。天然莹肌秀骨,笑等闲、桃李芳菲。劳梦想,似玉人羞懒,弄粉妆迟。 长记行歌声断,犹堪恨,无情塞管频吹,寄远叮咛,折赠陇首相思。 前村夜来雪里,殢东君,须索绕伊。 烂漫也,算百花犹自未知。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的词,作者用清丽的词语描绘出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凝聚着赵佶这位亡国之君内心极其复杂的感情。
上片侧重写梅开情景,景中寓情、刻画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洁白如玉的风采和姿容。当隆冬到来百花凋谢之时,恰是梅花最先开放,争报春天的到来之际,朝南面枝条上的梅花更是冲破寒冷竞相开放,透露春天的信息。作者选用了“欺”、“冲”、“占”、“争”、“破”等色彩鲜明的动词,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拟人的修辞效果,突出地表现了梅花的旺盛顽强的生命力。接近傍晚之时,在月光映照下,临靠池边,看到无限佳丽的美景:大自然赋予梅花莹肌秀骨,她纷繁似雪,肌肤如玉,枝干遒劲,挺拔秀美,昂首怒放,笑迎春光,那芬芳的桃李怎能与之相比。她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梅花如同“弄粉妆迟”的美人,她羞涩,慵懒,真是素洁明净,丽质天生。作者用“笑等闲”、“劳梦想”,词笔曲折,增强了人们对梅花冷艳幽香,玉人弄粉的实感;用“玉人羞懒”、“弄粉妆迟”作比增加了人们对梅花形象美的赞叹。词的上片作者从梅花的坚贞如铁,刚强挺拔的性格美写到了梅花与众花不同的内在美,工笔细腻、用语质朴真切,由形入神,由外及内,层层深入,描写出梅花是一种温馨高洁的花,它的莹肌秀骨“千百年来赢得了人们的称道”。
下片重在抒情,作者触景生情,感时伤怀。当皇帝享受时的安乐,亡国时经受的痛苦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内心十分复杂的感情,忧伤、悔恨、思念、向往……。作者处于动乱之时,时势艰危,长途跋涉,以往的歌舞之声早己断绝,那边塞传来的凄凉管乐声声,使他痛极、恨极,看到眼前的梅花,真想折赠一枝。“折赠陇首相思”,暗喻了这样的乡思之深情。南朝梁时诗人陆凯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唐初诗人宋之问《题大庚岭北驿》:阳月(农历十月)南飞雁,传闻至此日。我行殊未己,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作者用以上典故表达了他虽然有家不能归,但特别希望能折一枝梅花寄远叮咛的思念,嘱托和祝愿之情,这梅花代替千言万语,寄托了他对家乡亲人们的情思,由此激起诗人在偏远山村雪夜中思念故国之情,那些兵争干戈之事在眼前浮现,漂泊不定,备受屈辱的境遇萦绕在心头,足以使人感伤之至了。
一首好词的结句是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的,此词结尾写到:当万物苏醒百花满园的时候,鲜艳美丽的梅花已悄然逝去,是追逐风雪去了,还是它引来了春天,百花都不知道。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内心无限的离思恨绪和悲凉,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回味的余地。
自古以来咏梅之作颇多,北宋以咏梅而闻名的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佳句突出了梅的特征,而这首词盛赞梅花的外形美,性格美,“欺寒冲暖”“占早争春”的高尚境界,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神韵,特别是诗人饱经沧桑之后,更感到了这种精神的可贵。借梅抒怀,虽有感伤孤寂之感,但对一位处于离乱之时能够有所醒悟,懊悔之感的亡国之君来说也是十分难得的。在同类咏梅的诗词中,是别具一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