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个娇娇女怎么办

一个高中女孩,不仅总是闹怪病,还居然认为自己是外国人,把一个像外国人的老头当爸爸。女孩到底是怎么啦?

心理症状:女孩总是闹怪病

玉娇是个高中女孩,真的人如其名,说起话来也娇声娇气,连同娇娇嫩嫩的样子,好一个娇娇女。就是这样一个女孩,总是闹一些怪病。玉娇自己说,最近脑子有了毛病,要得精神病,看不进书,听不进课,学习不进去。于是,家长赶紧带玉娇去看医生。医生的诊断是,孩子没有毛病,脑子也没有问题。

玉娇父母结婚六年才有这个女儿,当然是百般娇宠。结果让玉娇从小就娇性,用玉娇父亲的话说,那是相当的娇性!而且,隔一段时间她就会闹病,不是这里不好受,就是那里不好受,医生却查不出什么问题。一个多月前,玉娇的表现更让人奇怪。当时,一张小报上说,外国有一个女孩丢失了,跑到中国来了。同学说玉娇就像那个外国女孩。没想到一句笑话,玉娇却当真了,回到家里说自己就是那个女孩,说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说要找自己的亲生父母。第二天,在街上玉娇真地去跟随一个像外国人的老头,说那好像是亲生父亲,走近了一看才说不是。这下,可把父母吓坏了,对玉娇更是不知怎样疼爱好了?

我请玉娇说说自己的感受。她说,就因我经常这样有病,在学校,老师同学都特别关注我。老师更担心我闹病,对我说话总是特别温柔小心。可这种关注又让我不好受。在家里,我每次闹病,爸爸妈妈都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哄我,劝我,给我做好的吃,让我好好休息,平时也不知道怎样照顾我才好。这样,有时候也让我不好受。唉……

玉娇说到这里,依然那样娇声娇气,大有让你想不怜爱都不行的样子。很明显,从自我感受上,玉娇的怪病让她尝到了甜头,却也尝到了苦头。而且,甜头似乎是虚的,苦头更真切。所以主动来求助了。

玉娇究竟为什么经常闹怪病?为了进一步确诊,我们进行了意象对话。在玉娇的意象中有两点特别的地方。其一,在玉娇想象的房子里首先看到的是爸爸、妈妈和自己在一起,这时候,玉娇感到非常惬意。其二,玉娇的想象中出现了弟弟,弟弟在和她闹,这时候,玉娇情不自禁地哭了,哭得很伤心。

这两个意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接待的来访者中,青少年的意象中很少出现父母的形象。玉娇的意象中首先看到父母,是玉娇对父母的依赖心理的反映。那么,为什么出现弟弟的形象的时候玉娇哭了?玉娇的话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意象对话之后,我请玉娇谈谈对弟弟的印象,玉娇几乎脱口而出:看见他我就别扭,因为他总让妈妈着急。同时,玉娇回忆说,弟弟出生的时候,我不愿呆在家里,一个人偷偷地溜出去了。慢慢地,我发现爸爸妈妈也那样疼爱弟弟,心里一中说不出的感觉,所以,有时候,妈妈让我照看弟弟,我经常把弟弟弄哭了。由此,不难看出看出玉娇对弟弟的排斥心理。

玉娇的父亲补充说,他们姐弟俩相差四岁,说心里话,对老儿子心里是更加疼爱,但是,我们从来不敢怠慢玉娇这孩子。她特别会和我们撒娇使性,特别是她经常闹病,我们只好照过去那样疼爱她,娇宠她。

可以推测,玉娇的闹病绝非从现在开始,很可能从小特别是从有了弟弟之后,就经常闹一些怪病。玉娇的父亲听我说出了这样的推测,几分惊讶地说,可让您说着了,您怎么知道的?您说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心理把脉:与弟弟争夺父母的关爱

综合如上种种情况,如果说有病,就是一个心病——玉娇的心灵没长大。对此,玉娇坦然承认——我不想长大。玉娇的父亲也承认——玉娇说话做事简直一个小孩。

小孩子,不长大,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继续得到父母对小孩子那样的关爱。但是,自己毕竟已经上高中了。已经长大了的人,怎能让父母总对小孩一样地疼爱自己?怎样才能保住父母的这份疼爱?

由于玉娇是父母结婚几年才出生的,这让她习惯了父母的过分关爱。然而,弟弟却来争夺这份原本自己独享的关爱。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差不多幼儿都会有这样心理:当爸爸妈妈又生了弟弟妹妹的时候,把弟弟妹妹看成来和自己争夺爱的人,因而几乎本能地排斥弟弟妹妹。但是,这只是潜意识里活动,谁都很难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总会给对弟弟妹妹的排斥找一个理由。玉娇的理由就是弟弟“让妈妈着急”。一般来说,随着成熟,弟兄姊妹之间有了亲情,最初的本能的排斥心理也就消散了。可是,玉娇习惯了父母过度的娇宠疼爱,对弟弟的排斥心理难以自然化解,一直与弟弟争夺着父母的关爱。

怎样才能继续得到父母的关爱?怎样才能与弟弟争夺父母的关爱?看来总装小孩是不行了,不知不觉中玉娇发现,闹病是个不错的办法。于是,玉娇就会时常地闹一些怪病。面临高考了,自然是需要父母更加关爱的时候,于是,更加频繁地闹怪病。玉娇把自己当成那个外国女孩,这一怪病中的潜意识活动正好折射了自我心态:我闹病了,我神志不清了,我甚至都说自己不是父母亲生了,看你们敢不关爱我?面对孩子这样的怪病,父母怎敢不以加倍地关爱,来证明自己是孩子的亲生父母?这种过度的关爱,让玉娇得到了心理的满足。于是,玉娇继续着自己的怪病。这就是玉娇怪病的心理根源。由此看,孩子的许多异常心理都有家庭生活的根源。

心理处方:不能再盲目娇宠孩子

原来如此!玉娇领悟了,表示不能再拿怪病说事儿了,该让自己长大了。玉娇的父亲也领悟了,表示不能再盲目娇宠孩子了,说该放手让孩子学会长大了,请我放心。是的,孩子心理障碍的症结,往往植根于家庭生活的误区,植根于被人忽略。因此孩子的有些心理障碍一旦看清了症结所在,也就找到了化解的办法。有时候家教心理咨询的中心任务,就在于帮人找到这个心理的症结。

接下来,就需要对症下药了。我的建议是,第一,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能盲目的娇宠孩子,都应该在给孩子的爱中添加进足够的理性。第二,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偏袒孩子,都应该让孩子的心灵在公平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现在,虽然玉娇出现了问题,但是,我相信有了他们父女的领悟,必然会有积极地家庭关系的调整,玉娇必然会告别怪病,更好地成长。

【马老师微语录】孩子心理障碍的症结,往往植根于家庭生活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