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自信缺乏怎么办

一个男孩被当成多动症,治了好多年,吃了好多药,结果是蒙受了不白之冤……

心理症状:非常严重的“多动症”

这一天,一位母亲预约后急切地走进心理咨询室。一进门,就无力地瘫软地坐下,一把鼻涕一把泪哭诉起来:我的儿子今年15岁,念初三。眼看该毕业了,却不好好学习,不写作业。成绩已经到了班上的后几名。最可气的是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纪律,总是鼓捣东西,玩钢笔,在书上乱画,非常严重的多动症。从小学就有这毛病,初二之后就严重了。这可怎么办呀?求您帮我们治好孩子的病吧!

男孩究竟是怎么回事?必须和男孩进行直接会话。

这一天,男孩如约坐在了我的面前。只见他带着一副眼镜,文文静静的,老老实实的。这就是那个让家长愁苦万状的多动症的男孩吗?我们进行了如下对话:

“你想和马老师说点什么心里话吗?”

“我不争气,总让家长生气,是我不好。”

“你哪里不好?”

“我懒得写作业,上课纪律不好,不注意听讲,总想玩点东西,总想跟别人说话,我对不起家里。”

男孩还是那样文文静静,老老实实。可是,这不像咨询会话,男孩好像在向我做检讨。于是,我说:“你知道对不起家里,说明你是个好孩子,你想让自己变好。马老师知道你一定是遇到了困难。也许马老师能帮助你。如果你愿意,可以和马老师讲讲你的心里话,比如,你是从什么时候不愿意写作业,不好好学习的?”

男孩的眼泪止不住静静地流淌,可能是第一次有人这样静静地听他诉说,男孩缓缓地打开了心灵的闸门:“刚上三年级的时候,我感觉有点不习惯。有一次,我的作业有一个题不会,后来就忘写了,老师罚我写好几遍。从那就不爱写他的作业了。慢慢地形成了习惯,什么作业都不爱写了。老师就找家长。家长就打我。爸爸脾气非常不好,从小就爱打我。我懂事后,记忆最深的爸爸第一次狠狠地打我就是在三年级。而且,从那起就总打我。有一次爸爸打我把一个墩布把都打折了。那时我心里想,你越打,我越不好好学习!妈妈和爸爸一样地可怕,妈妈脾气也不好,还只会和爸爸告状。我心里的话从来不和他们说。反正越打越不给你好好学习。现在,我知道父母是为我好,我也想改好了,可是,改不了。爸爸妈妈总是让我考重点高中,可是,我上课还是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我的学习成绩……”

“你喜欢做什么事情,你做哪些事情时注意力最集中?”我插话问。

“我喜欢看电视,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偷着看,看电视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男孩已经没有了顾虑,和我实话实说。

心理把脉:应该叫做“自信缺失症”

男孩哪有什么多动症!

在我的心理咨询个案中,经常有些家长把孩子的“多动”和多动症混为一谈,把多动症的外延给人为地弄宽了。虽然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致认为在总人口中多动症的比例很小。尽管有些孩子由于年龄特征、气质特征、行为习惯等很多原因的确很好动,很像多动症的症状,但是并非都是多动症。

儿童的“多动”和儿童多动症最本质的一点区别,就是多动的表现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有无选择性。真正属于多动症的孩子,注意力难于集中的症状是没有选择性的,就是说,不论做什么事,多动症的孩子都难于集中注意力。而有些孩子的“多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比如,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多动”,而在看电视或做游戏等感兴趣的活动中,就没有这种表现。

如此看来,这个男孩被当成多动症是蒙受了不白之冤。如果非要说男孩得了什么病,叫做“自信缺失症”或许更为恰当。

心理处方: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

现在,这个男孩很想改变自己。但他面临的困难是父母要求他考重点高中,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几乎无望的目标。他对自己没有了信心。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给他信心。于是,我建议说:“你愿意和马老师定一个‘君子协定’吗?咱们先不说能不能考重点,马老师以为你下次考试前进几个名次是没问题的,你有信心吗?如果有信心,咱们拉勾?期中考试只要你有哪怕一点点前进,马老师也愿意听你的好消息!”

男孩和我拉勾的时候是那么有力量。

最后我和男孩的母亲作了如下交流:男孩为什么没有了自信?根源分明在家长身上!一是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和孩子平等地交流,简单粗暴的打骂打掉了孩子的进取心,二是不理解孩子的心理。三年级是一个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开始,是个需要多多帮助的特殊的阶段,父母是没有给孩子实际的帮助,只知道着急上火打骂相加。三是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切合实际。已经是班级倒数的学生了,家长非要让他考重点,那是给他一个“水中月”,他哪里会有去努力的信心和动力?四是对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一个没有什么毛病的孩子竟然带他四处求医,竟然吃了那么多的药。这好比给孩子贴了一个消极的标签,让孩子把自己看成一个有病的人,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人,一个学习有问题的人,最后成了对自己失去自信的人。人一旦没有了自信,是什么也做不成的。所以,家教的关键,是给孩子的心田种一颗自信的种子。

谈了上面的意思后,我希望家长配合,尽最大努力帮孩子找回自信:一是千万不能再打孩子;二是听听孩子的心声;三是不要再拿孩子当多动症患者四处求医问药;四是降低一下对孩子的期望目标,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家长表示深有感触,以后一定很好配合。

在后来的一个周六晚上,我的心理咨询专线铃声响过,传来那个男孩的声音:“马老师,我是那个和您拉过勾的男孩,这次期中检测我前进了4个名次。您说我该向您报喜吗?”“应该,应该,这就是应该祝贺的喜事呀!马老师相信你会继续前进的!”我感到男孩那一连的感谢声里,有兴奋,有希望,更有自信。

【马老师微语录】人一旦没有了自信,是什么也做不成的。所以,家教的关键,是给孩子的心田种一颗自信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