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涯
一个活得正带劲的人,总感觉生命是无涯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周围人的陆续离去,就会真实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多数时候,人只有在闲暇时光或是在感觉生命受到威胁时,才会去思考有关死亡的话题。但许多人都是浅尝辄止,因为越想越害怕,干脆去想一些快乐的事情。这样的躲避,不会消除人在思想上对死亡的恐惧,而只会让人在死亡真正迫近时,更加恐慌。经常思考死亡,如果想不通,可能会使人变得消极、抑郁;而如果想通了,会让人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得更加自在、从容。
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就是一位参透生死的人。作为一个长寿老人,在他的笔下,常常涉及死亡的话题。他认为死就是生的对立面,是生物包括人类,无法躲避,无法铲除的一种灾难。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生就是一个“渐”字,从生到死是一个升华的过程。看透了人生,季老对待死亡就变得毫无畏惧。年过八旬后,更加珍惜活着的时光。他说:“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都是可贵的,我希望真正能够仔仔细细地过,认认真真地过,细细品味每一分钟每一秒钟。”他希望自己活着,能带给别人快乐,在他的思维模式中,只有竭尽全力地努力工作,内心才会踏实平衡。即使在耄耋之年,季羡林仍然坚持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如果有一天什么事也没做,他会纠结自责,感觉虚度了光阴。
经常思考死亡,会让人感觉生命有涯。在有限的人生中去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毫不夸张地说,思考死亡会让人变得更健康,会让人生变得更加真实与充实。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永生的欲望,但都明白自己免不了一死。死亡,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是未知的,由于未知,死亡显得神秘而又恐怖,这无形中带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压力。但越惧怕越不能躲避,因为总有一天,就不得不面对这一沉重的话题。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让一群人描述对死亡的恐惧。过程很艰难,但勇敢地表达出来后,参与描述的人们都长吁了一口气。试验证明,人们在思考死亡后,心理和身体变得更加放松与健康。事实证明,能够坦然接受和面对死亡的人,他们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他们的行为和目标与自己心中的价值更加吻合。
经常思考死亡,会让人们感激世间万物一切的存在,深刻反思人生,宽恕他人。其言也善,不必等到将死。知死方知如何生,努力工作之余,不忘尽情享受生活。珍惜生命和身边每一个人。思想开阔了,世界就会变得美丽无比,阳光灿烂、碧空如洗、草木葱郁、水波荡漾;胸怀开阔了,人生会变得亮堂辽阔,浮云朝露、知命乐天、与人为善、对酒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