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不只是为你一个人准备的

痛苦不只是为你一个人准备的

屡创剧坛奇迹的剧作家廖一梅在她的新书《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中说:“我坚信,人应该有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她是想说,“对于人类而言,最好的安慰剂就是知道你的痛苦并不特殊”。

1965年,越南河内希尔顿战俘营里,关押着美军一位高级将领。作为被俘人员中最高级别将领,美国海军上将斯托克代尔没有受到任何优待,先后遭受了20多次拷打。他曾一度怀疑自己能否活着出去,直到8年后获释回国。

斯托克代尔的事迹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有很多媒体都来纷纷采访他。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8年时间里你有很多同伴不幸遇难,你又是怎么熬过来的?”

斯托克代尔想了想,回答道:“我一直渴望活着出去见到家人,这个愿望一直支撑着我。”

“可是那些死去的人,应该也很渴望见到亲人吧?”记者不解地问:“那你同伴中最先死去的是哪些人呢?”

斯托克代尔遗憾地回忆说:“是那些过于乐观的人,他们总盼望圣诞节就可以被特赦,可是节日过后没能如愿,于是又想复活节可以,结果还是没被释放……这样一次连着一次的失望,把他们的信心一点一点击垮,不久后便郁郁而终。”

停歇片刻,斯托克代尔长叹了口气,讲起发生在监狱的事。由于各自被关禁在不同的牢房,他们彼此是看不到同伴的。于是,他们发明了一种秘密传递信息的方式,约定相互敲墙,以敲击的节奏来代替英文字母。起初,大家都严格按照约定的节奏敲墙,鼓励着对方,可是没过多久,就有人破坏了规矩,经常在节日前后用急促的敲击来宣泄情绪,以至于一到过节,监狱里的气氛就与平时大不一样,越来越多的人烦躁地敲着,狱室内喧闹不堪,接着,死去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节奏地敲墙,其实是大家表达活着出去愿望的方式;杂乱无章地发泄敲击,只能适得其反。”最后,斯托克代尔语重心长地说,“这是非常深刻的教训。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面对多么复杂、残酷的现实,也不能对未来失去信念,自己放弃自己。”

正如小说《灵山》里的一段话:“历世间大喜大悲、惊心动魄之事,莫自伤形骸、莫如死灰槁木、莫激忿癫狂,神魂不欲疯魔必有所寄,所寄莫失。”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心有所寄,所寄莫失。

漫漫长途,我们会遇到很多“人生枯井”,也很难避免不掉入其中。当泥土无情地扑面而来,与其悽惨地嚎叫,抱怨命运的不公或是渴望他人的怜悯和帮助,不如将泥土抖掉,努力自救,从而走出人生的枯竭之境。就像《鲁宾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人公,都是在身陷绝境的情况下,还能冷静下来自己寻找“出口”,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摆脱困境。

青年时期的拿破仑有一次去郊外打猎,突然,听见不远处有人喊救命,便快步走到河边,看见有一个男子在水中挣扎。

看着眼前并不宽阔的河水,和在河水里拼命呼喊的男子,拿破仑不但没有跳下河去救人的意思,反而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道:“你若再不自己游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里!”

那人见求救无望,反而更添一层危险,便只好奋力自救,终于游到了岸边。

身边的随从脸色不禁有些难看,小声嘟囔着:“这也太残忍了!连一点爱心都没有。”

拿破仑还是听到了这小声的议论,转身看看随从,心平气和地说:“我之所以拿枪逼迫让他自己游上岸来,是想告诉他,自己的生命本来就该自己负责。在这条不宽的小河里都不懂得自救的人,以后又怎么渡过他的人生之河呢?”

的确,积极的人绝不会坐失对自己有用的手段或机会,他们会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和条件,在看似毫无希望的时候发现生机,从而化险为夷、转逆为顺。是不拔的信念和希望让人们创造出奇迹,在身处逆境的第一时间,他们深知救世主只有自救,也必须是自己。

人们至今也不会忘记2008年5月,发生在四川的那场地震,更不会忘记在那场地震中自救互救的英雄们:在北川县城核心现场,在一股从背后深山逃出的人流中,11岁的小男孩背着3岁半的妹妹,非常吃力地走着。同行的爷爷、奶奶已经老了,父母在外打工,小男孩勇敢地担负起家庭的责任,一直走了12个小时没有停,他说,他很爱妹妹;还有那个砸腿、喝血,亲手锯腿的北川女子,被困3天后获救;以及一个初三学生用双手刨挖数个小时,在废墟中救出自己的女同学。

这些突遭灾难的普通人,他们没有等,没有放弃,抱着笃定的活下去的念头,冷静而坚强,在困境中自救,用智慧和勇气保护和挽救了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遇到困境总是环顾左右、希望别人拉一把的人,也许能较快地逃离暂时的不幸,但谁又能预料,在不远的前方还有多少困境将要面临?他们一旦失去外界的援助,大多在困境中不能自拔;而在逆境中懂得自救的人,也许在苦痛中煎熬的时间会长一些,但他们从中锻炼并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当再一次身逢逆境时,就能变得从容而机智。

也许你现在的生活并不富裕,也许你眼下的工作并不够好,也许你刚刚被情所弃;不管处在怎样的困境中,都一定要试着自己爬起来,以清爽精神的面容和温暖阳光的微笑,从容自若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