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当益壮,保持本色
靳双鹏: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靳双鹏,1946年1月出生于河北省枣强县,1965年入伍,196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谋,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团长、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务。靳双鹏爱读书,有良好的藏书习惯。退休后的靳双鹏业作时间重点进行“学习十八大”等快板书创作。通过自己的影响,家庭成员也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书,可以开阔人的视野,丰富人的生活;书,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叫靳双鹏。说他普通,他只是我们身边一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说他不普通,他是一位退休的老军人,曾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谋,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团长、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务。这位1946年1月出生于河北省枣强县的老人,1965年入伍,196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直至2011年退休,他把一生最美的年华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着不平凡经历的老人,却用另一种生活的状态诠释着自己的意义和价值。靳双鹏是一位有良好的藏书、爱书、读书习惯的老人,藏书有三千册以上,每年都订阅三种以上报纸、杂志。他不仅爱读书,而且有摘录名词佳句习惯,撰集随笔札记的习惯,读书必动笔,不动笔不读书,手头现积有十余册以“起点”命名的优美词句记录本,并积有三百余万字的随笔与札记文稿,稍加整理,就可成为很好的读物。酷爱文学创作是他一生的一大嗜好,创作的基本目的,就是用手中的笔,记录发生在干部战士身上的好人好事,优秀模范人物所输出的正能量,以及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与贡献。
由于创作成果丰硕,1995年加入宁夏作家协会,同时亦被《西北民兵》评为优秀报道员,被上级组织评为模范军旅作家,在《山西日报》《陕西日报》《人民军队报》《老战士》《银川军休》等报纸、杂志上发表过作品。家中电脑、文印、扫描、照相、录像器材齐备,能独立完成文印和照片扫描等工作,辑录成果丰硕。
这样一位老军人,他不仅自己热爱学习,热爱读书,这种习惯还影响到了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家庭成员中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古人常说,诗书传家久。的确,靳双鹏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影响着自己的家庭,使其成为和谐家庭的典范。在靳双鹏老人的带领下,他的家庭成员思想进步,政治坚定,遵纪守法,尊老爱幼,邻里相处和谐,受到区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好评。
在读书学习之余,靳双鹏老人注重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学习成果,并进行实际检验。在服役期间,他曾担任过北方民族大学军事理论教员,利用教学间隙,给同学们传授文学创作经验,受到好评。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当天下午即开始记录救灾报道中的重大事件,历时七十七天,记录救灾札记四十万字。随后多方救援,终于成功赴四川地震灾区进行实地采访,后赴北京军区抗震救灾先进单位进行专访,获取大量第一手抗震救灾资料,经四年努力,辑成五十三万字的《震惊世界的颤劙——汶川、海地、智利、玉树、日本地震救灾札记》一书。为搞好群众性防震减灾、抗震救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受到地震专家与部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的靳双鹏并没有闲着,他开始了自己老当益壮的生活。近年来,为歌颂群众性学习十八大的先进事迹,辑录养生堂所取得的记录成果,活跃自己的退休生活,除积极参加社区和军休战友艺术团的演出活动外,业余时间重点进行快板书创作,已完成《退休生活》《学习十八大》《普法教育》《养生堂》快板书三百余首,过万言。《养生堂》部分占得比较大,特聘请解放军第五医院内分泌科原主任蔡万春任责任编辑,对老同志保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学习十八大、普法宣传,他还曾自编自演,走上舞台,参加了社区文艺比赛,受到观众好评。
为学习更加方便,扩大交流机会与成果,他特意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在万达中心购得公寓一套,将其布置为书房与多功能学习室,拟将家中藏书摆放于此,以增加阅读方便,提高阅读成果,同时增加与文人墨客、名人好友的交流机会。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他放弃了军休所便宜住房的选择,毅然决定将家安在金凤区清馨苑,不选别墅而住多层楼房,保持了共产党员的作风,与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体现了一个老军人、老共产党员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