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拥有的物品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02 你拥有的物品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美国心理学家鲍迈斯特提出过一个“自我损耗”理论:尽管你什么都没做,但是每一次选择、纠结、焦虑、分散精力,都是在损耗你的心理能量;每消耗一点心理能量,你的执行能力和意志力都会下降。看看下面的这些情景,有没有让你瞥见一丝自己的生活写照?

·约朋友去逛家居商场,逛了大半天下来,只买了两个小物件,却感觉无比疲惫。走进咖啡厅,只想瘫坐在那里,就连坐车回家都变成了一桩艰难的事。

·办公桌上堆积了大量的资料和文件,还有你近期入手的杯子、台历。每天正式工作之前,你都要花点儿时间去整理,有时甚至为了找一份重要的合同翻半天,核实到底哪一个才是你要的,生怕弄错了。

·一向都很喜欢买衣服,家里的两个衣橱都被塞满了,可即便如此,每个工作日的早上,还是不知道穿哪一件合适?搭配了一套又一套,怎么看都觉得不满意。直至出门的时间点临近,才不得不放弃搭配,随意选一套出门,路上却依旧为这件事闹心,寻思着是不是还要添置两件衣服,来缓解“无衣可穿”的困境。

·小时候家里的生活条件不太好,物质方面比较匮乏。终于熬到了长大,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开始弥补过去的欠缺,不断地为自己的小家添置物品,总觉得这是对自己的犒劳与善待。买的那一刻很满足,但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有限的生活空间变得日益狭小,四处都堆满了东西,偶尔一两天没收拾,乱得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

有没有意识到,生活中许多细小的事物,其实对精力的耗损是巨大的。

为什么逛街会让人疲惫不堪?为什么衣服多了反而“没的可穿”?为什么桌面和房间里的物品多了会让人心生烦乱?原因就是——拥有物品,就等于把能量耗费在物品上!逛街买东西要挑选,衣服多了要选择,选择就要做决策,做决策就要消耗精力;物品多了需要整理,整理的时间和精力与物品的量成正比。

为什么扎克伯格的衣橱只挂着数件同款式的浅灰色T恤和深灰色连帽衫,再无其他衣物?就是因为在需要的时候,随便拿一件就行了,不用纠结。扎克伯格自己是这样说的:“我每天早上起来,都有超过十亿人在等着我服务,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无意义的事情上。在生活中,我总是尽量简单一些,少做选择。”

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一天只有24小时;我们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每日的黄金时段也不过几个小时。然而,我们必须要去做的那些事情,如吃饭、睡觉、工作、收拾家务、照看孩子,却是一样都不能省略的。在此之余,我们可能还有一些小小的个人愿望,希望能在忙碌之余,好好地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做一些有益身心的运动……做这些事情的时间和精力,要从哪儿来呢?

精力锦囊

物品的存在,应是为了提高生活的品质,这是“本”;因过多的物品,耗费掉了本可以用来创造和享受生活的资源,这是“末”。舍本逐末的选择,得不偿失。

我们没有办法拉长时间,也没有能力让自己变成精力无限的“超人”,但我们可以选择做这样一件事:精简不必要的物品,把时间和精力留给重要的人和事。假如每天早上只需要5分钟时间,就能解决上班穿什么的问题,就可以把节省出的15分钟做一套哑铃训练;假如办公桌上整洁有序,文件归类清晰,就可以把找东西的时间节省下来,集中回复客户的邮件;假如家里的物品减少一半,就可以把周末收拾它们的时间节省下来,认真地读一本书。

物品的存在,应是为了提高生活的品质,这是“本”;因过多的物品,耗费掉了本可以用来创造和享受生活的资源,这是“末”。舍本逐末的选择,得不偿失。

减少身边的东西,腾出时间、空间和精力给更有益的人事物,我们会活得更从容,精神上也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