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宽容之心待人,让自己淡然心安
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可以说人就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和成熟起来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摆正心态,坦然接纳他人的错误,也宽容自己的错误,只有积极地从错误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我们才能以错误为阶梯,不断进取。
对于他人的错误,有些人总是能够采取包容的态度,宽容以待,不会刻意指责或者抱怨。有些人则恰恰相反,他们是得理不饶人的主儿,一旦抓住他人的错误,就像揪住别人的小辫子一样不依不饶。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当然更喜欢前者,而不愿意和后者打交道。既然人非圣贤,那么谁又能不犯错误呢!我们今日抓住别人的错误再三批判,也许明天就会自己打自己的嘴。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不但招致尴尬,也会惹人笑话。因而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唯有我们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宽容相待。
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脉资源也作为人生中的重要资源得到高度的重视。大家都清楚,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以搞好人际关系为基本原则,千万不要得理不饶人,得寸进尺。当然,在宽容他人时,我们不但要做到心口合一,还要做到言行合一。很多人的宽容是伪装出来的,难免会有破绽和瑕疵,很容易就会被识破。只有发自内心地宽容待人,这才真正做到言行合一。由此可见,心宽才能天地宽,人生的道路也会变得更加宽敞平坦。
清朝康熙年间,张英是文华殿大学士,还是礼部尚书。他在安徽桐城的老家和同为名望家族的吴家比邻,为了方便交通,两家之间有一个窄巷,可供行走便利。后来,吴家大兴土木,准备重新修建宅邸,吴家想占用两家之间的通道,以扩大内院。得知这个消息后,张家坚决不同意,并且为此把官司打到了县衙门。县官考虑到两家都是名门望族,身份显赫,因而推三阻四,总是不愿意开堂审理。无奈之下,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朝廷里的张英,请张英出面处理此事,一定要还给张家一个公道。得知事情的始末之后,张英当即提笔修书: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的人读完这封信后,了解了张英的意见,主动让出三尺空地,以供交通便利。吴家呢,看到张家如此宽容,也不好意思再霸占原本的窄巷了,因而也让出三尺地基,就这样,张吴两家之间有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
在这个事例中,如果张家坚持要讨个公道,而吴家也必然寸土不让,最终不但两家闹得很不愉快,甚至连邻居也没法做了。因为张英的宽容大度,不但不纠缠于吴家要占用两家之间空地的事情,反而主动让出三尺空地提供交通的便利,最终感动了吴家,让吴家也主动做出让步,从而方便了当地百姓们的生活,大家有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交通往来。
宽容,不但是一种美德,更是待人处事的基本涵养。假如人人都能够宽容地对待他人,这个世界就会充满和谐友爱。当然,宽容虽然说起来只是简单的两个字,但是要想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我们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内心的平和淡然,这样才能以宽容的态度包容他人的错误,从而使人际关系得到提升和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