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买到了便宜货,出门就发现还有更便宜的
买东西的时候,我们总习惯货比三家。对于同一件商品,经过反复的思量之后,我们肯定会买价格最低的那个。没交钱的时候,心里沾沾自喜,觉得买到了便宜货。可是,刚走出商店的大门,就发现其他地方卖得更便宜。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为什么我们会掉进这个“陷阱”中呢?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太想找到最便宜的,在付款的时候,我们已经权衡许久了,认为这家的东西肯定是最便宜的,所以才会掏钱。但是,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地区,肯定会有价格差异,我们能找到相对便宜的,但没办法找到最便宜的。无论在哪儿,最便宜的都只有一家店,而相对便宜的却有很多家在卖。所以,从概率上来讲,买到相对便宜的可能性,比买到最便宜的那一个可能性大很多。
这也提醒我们,买东西的时候进行比较很有必要,一旦买完了就不要再去比较了,那样只会让自己的心情变糟,甚至让你发誓下一次一定要去最便宜的那家买。但实际上,有没有买到最便宜的东西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买的这个东西是否让你满意。如果买了一大堆便宜货,但又没有用武之地,那就没有意义了。
美国人很重视感恩节,在这个节日期间,很多人都会进行大采购,而商家也会为了促销开出前所未有的低价格。不少人都赶在这个日子里到商场血拼,把自己看了好久的商品买回家。为了买到便宜货,有人一早就冲进商场,把准备买的东西抢到手。当时觉得自己赚到了,高兴之余还买了不少打折商品。然而,回到家后,在跟家人展示自己的“战绩”时,才发现买了很多根本用不上的东西,甚至家里已经有的商品。这个时候,购物时的兴奋感已经退却,涌上来的则是懊恼和后悔,觉得自己太不理性了。
其实,商家打折不过是一种营销手段,很多商家会借助这个机会把残次品或难以销售的商品进行处理,实际上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实惠。商家也是要盈利的,不可能做赔本的生意,有些手段不过是怂恿消费者放松警惕罢了。
对于购物这件事,别因为便宜就入手,也别因为贵就退而求其次。买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让所买的东西物尽其用,这才是理性的消费。秉持这样的消费理念,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