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俗话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世界上有着形形色色的人,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我们想要说话说得漂亮,想要获得好人缘,就要学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只有言辞表达的内容和方式符合接受对象的脾气性格,才有可能获得对方的共鸣,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话也一样,我们在交谈之前,要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的兴趣、背景、爱好等,然后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会谈技巧。唯有这样,才能使这次交谈获得最佳的效果。
有些人时常被认为“少根筋”,容易得罪人,就是因为他们说话不看对象。这些人往往说话急于开口,不看对象,结果惹得对方不高兴。
韩玲工作两年了,不仅没有融入同事之中获得好人缘,还被同事评为“最尖酸刻薄的人”,韩玲在觉得委屈的同时也觉得莫名其妙。其实韩玲之所以在公司不受欢迎就是因为她不懂得说话要看人这个道理。例如公司的同事怀孕了,别人都笑着说恭喜,但是韩玲却说:“哎,现在养孩子没什么意思,花心思花钱不说,说不定长大了还会给父母气受。我侄子就是这样,读书也读不好,工作也找不到,整天赖在家里玩游戏。”怀孕的同事的脸立刻就黑了。还有一次,韩玲部门的主管父亲过八十大寿,邀请公司的同事一起去庆祝。结果在寿宴上韩玲对着寿公大谈人寿保险的好处,还说自己有个朋友也在卖保险,如果去买的话可以给他打折。老人家最忌讳的就是这个,立刻变了脸厉声说:“你这是在咒我吗?”结果闹得很不愉快。
其实韩玲说这些话都是出于好心,但是她没有看场合和对象,结果把身边的朋友、同事得罪了个遍。会说话的人,在开口求人办事之前,一定会根据各种人的身份地位、性格爱好和心理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并把握好分寸。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受欢迎的人。
生活中,我们每天遇到的人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心理特点、脾气秉性、语言习惯都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我们每次选择的说话方式和说话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1.对不同年龄的人说不同的话
如果见到一个5岁以下的孩子,要和他讨论糖果;如果见到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要和他讨论游戏;如果见到一个18岁左右的学生,要和他讨论高考;如果见到一个20岁左右的漂亮女青年,要和她讨论哪部电影最经典,哪里的小吃最出名;如果见到一个24岁以上的独身女青年,现在有了男朋友的,害怕男朋友是不可以托付终身的那种人;而没有男朋友的,为了找一个好的男朋友绞尽脑汁,所以要巧妙地避开“男人”这个敏感话题,谈谈她的事业或者化妆品;如果见到一个初为人妇的女子,要和她探讨厨艺或者她丈夫的事业等;如果见到一个初为人母的女子,要和她讨论育婴经验或者奶粉调制等;如果见到一个有18岁左右孩子的母亲,就和她谈谈孩子的未来;如果见到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就和她谈谈她老公的身体情况;如果见到一个儿孙满堂的老奶奶,就和她谈谈她的幸福晚年。
2.对不同性格的人说不同的话
如果你遇到为人严谨的人,说话的态度必须要诚恳,切忌高谈阔论和巧舌如簧。严谨的人喜欢朴实无华、直而不曲的说话方式,因此我们要力图塑造老实敦厚、诚实可靠的形象。
如果你遇到性情豪放的人,你就应该爽快、坦白地说话。千万不要给人留下畏首畏尾、唯唯诺诺的形象。这个时候你越能放开胆子来说话,越能获得对方的好感。
若对方是学识渊博之士,我们说话时要尽量引经据典,多用华丽的辞藻,要尽可能地表现出自己的含蓄和文雅,显示谦虚而又好学的形象,并且使得谈话始终保持着幽默风趣和富含哲理。和这一类型的人说话切忌粗俗和措辞不雅。
总之,我们在和人谈话时,能够面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是很重要的。听话对象的不同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民族、地域、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阅历、性格等诸多方面。一个人要想使自己说出的话引起对方的重视或取得对方的认可,必须根据不同的说话对象,把握说话的分寸。只有真正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我们在生活中才能做到真正的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