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衣”和“裳”的不同
【点睛之笔】
古时衣服上曰衣,下曰裳。上衣有襦(rú)、袄、半臂等,下身为胫(jìng)衣、裤、裙、蔽膝等,还有一种是衣裳合二为一制,即深衣、襜褕(chānyú)、袍、衫、褂、直裰、褶子等。
【经典解读】
上衣,省称“衣”,以障蔽身体。“裳”,亦作“常”,是“遮蔽下体的衣裙”,类似于围裙。在西汉之前,古人不分男女,都是上衣下裳的穿法,也就是说男人也都穿“裙子”,后来为了御寒,大多数人在裳里面穿着有两只裤管的胫衣,也称“绔(kù)”,这种“裤子”没有裤腰和裤裆,只能遮护胫部,即膝以上没有任何遮护。贵族富家子弟则用“纨(wán)”(是一种很细的丝织品)做“绔”穿,这便是“纨绔子弟”的由来。
上衣下裳虽然能遮住身体,但是如果行动的幅度稍大,就会使裳散开而露丑。因此两千多年前的人们跪、坐都很注意规矩,在公共场合的坐姿只能用“跪坐”,尤其不能把腿伸直而坐。西汉昭帝时,上官皇后为了阻碍其他宫女与昭帝亲近,就买通了医官,以保护昭帝身体为名,下令让宫中妇女都穿上有裆的“穷绔”,后来有裆的裤子也就在民间流行开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衣”、“裳”连用,通常被泛指为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