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梁启超

民主制度,天下之公理。

——梁启超

简介

梁启超(公元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政治家、思想家。

人物小记

梁启超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三十自述》)。10岁那年,梁启超赴广州应童子试,途中曾吟咏“太公垂钓后,胶鬲举盐初”的诗句,受到通行旅客的注目,被誉为“神童”。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7岁拜著名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康有为为师。此后,在康有为的影响下,这位才华横溢的封建士子逐渐成为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主要思想

梁启超拥护达尔文的进化论。他说,宇宙间的一切事物“莫不变”,就自然界来说,昼夜变而成日,寒暑变而成岁;大地肇起,流质炎炎,热熔冰迁,累变而成地球,海草螺蛤,大木大鸟,飞鱼飞兽,袋兽脊兽,彼生此灭,更代迭变,而成世界”。人事也同样是变的,“贡助之法变为租庸调,租庸调变而两税……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因此他认为,“变”是天下古今之“公理”。他说,当今是“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国家的治法是非变不可的,“变亦变,不变亦变”。他的这种议论,为变法维新提供了重要理论根据,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梁启超还把进化论应用于历史领域,形成了他的新史学理论。他认为,“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倒者也”。他明确地批判了中国古代从孟子以来的“治乱相嬗”的历史循环论,认为社会历史的进化并非是直线前进的,而是螺线上升的,并指出:“吾中国所以数千年无良史者,以其于进化之现象见之未明也。”但他认为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化发展的,不是人民群众,而是少数英雄人物,说“舍英雄几无历史”。

梁启超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的,在他看来,只有“心”才是实在的,他说:“境者心造也,一切物境皆虚幻,唯心所造之境为真实。”又说,“思想者,事实之母。”他相信佛教所谓的“三界惟心之真理”。他的唯心主义宇宙观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软弱无力的阶级本质。但在某种限度内,他又不能不正视一些客观事实,如他说:“唯心论是要把所有物质的条件和势力一概否认,才算彻底,然而事实上哪里能做到?自然界的影响和限制且不必说,生活条件的大部分是物质,既生活便不能蔑视他了。”这表明他的唯心主义思想并不十分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