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的示弱策略

《李渊的示弱策略》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有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在强敌环伺的恶劣环境下,勇于示弱、善于示弱不仅是生存法则,也是争取最终胜出机会的必要策略。《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二至卷一百九十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隋末大起义。李渊(唐高祖)能够在复杂的各方博弈中脱颖而出,定鼎中原,细思前后,和他两次重要的示弱策略密不可分。

李渊的两次示弱都发生在十分关键的义宁元年(617年)。第一次是示弱于突厥。李渊进军长安之前,为隋室镇守晋阳,主要目的应该是防守突厥。自汉迄唐,今天的山西省中北部地区都是游牧民族和中原政权冲突频发的地区。李渊西顾长安,参与争夺皇权,自然不能让突厥侵袭根据地成为后顾之忧。于是在刘文静的建议下,“卑辞厚礼”讨好突厥可汗,并打算向突厥“市马”。突厥既想在李渊身上做些政治投资,又想挣笔钱财,于是准备了一千匹战马与李渊进行交易。彼时李渊方举大业,战马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自然是多多益善。出人意料的是,李渊却只买了其中的一半。将士们以为李渊缺钱,纷纷表示愿意出私钱买下另一半战马,却被李渊制止了。其实李渊并不缺钱,那他为何不将所有战马买下?因为如果过于暴露财富实力,一下子吃下一千匹战马,让突厥人觉得买卖好做,激起他们的贪利心,更多无谓的交易就会跟着来。然而李渊此时的处境,又不能得罪突厥,一旦突厥贪得无厌的心理被激发,又不能拒绝他们,届时就很麻烦。所以李渊在第一桩买卖中示贫,缩减突厥的胃口,以确保合理的交易可以长期维持。

接着李渊又向突厥借兵,同样出人意料,居然只借了区区数百骑兵。这又是为什么?因为大举借兵,固然能增强自身实力,但将来如何与突厥分享胜利成果,必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李渊看来,数百突厥骑兵足以为用。他只是需要借这些突厥骑兵向中原竞争者们释放信号,让人们以为突厥人站在李渊一边就可以了。事实证明,在宜弱不宜强原则的指导下,突厥没有成为李渊逐鹿中原的绊脚石。

第二次为李渊赢得胜利转折的示弱是在处理与李密的关系时。隋末流行着李姓将王的谶言,早在李渊之前竖起反隋大旗的李密,实力十分雄厚,以义军盟主自许。李渊察觉到了李密的狂傲和野心。长安是李渊志在必得的猎物,又不能因为这些成绩让自己成为李密的眼中钉。于是李渊还是用卑辞交结的手段笼络李密,推许李密为“应运而生的救世真主”,同时表明自己的志向仅仅是想在天下平定之后继续做唐公。

这一招果然麻痹了李密。当李渊全力进攻长安时,李密的主力在洛阳附近处理更为棘手的关东形势。李密不仅要和实力强大的王世充争夺洛阳,还要应付弑杀隋炀帝后率领宿卫精锐北上的宇文化及,此外还有各路实力不同、目的不一的军事力量。关东既是反隋势力的大本营,又是隋军与义军拉锯战最激烈的地区,形势远比长安复杂。李密虽然重创了宇文化及,但自身的实力也在与王世充的对抗过程中大受损伤。

与此同时,李渊却以并不太大的代价成功攻下了长安,掌控了帝国中枢神经。当李密鏖战关东时,李渊则在关中养精蓄锐,坐观成败。最终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只带领一小股人马投奔李渊。时局至此,从李唐的角度看,李渊只用了一封言辞谦卑的信,就让李密替他在关东摆平了这么多麻烦,而李密自身的势力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削弱了。这可以说是李渊创业过程中最高明的一步棋。

李渊之胜,胜在懂得示弱;李密之败,败于自恃其强。《老子》所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在强敌环伺的恶劣环境下,勇于示弱、善于示弱不仅是生存法则,也是争取最终胜出机会的必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