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帝国时期,法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基础。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间,原煤产量由一千三百多万吨提高到三千三百万吨,生铁产量由八十多万吨提高到四百二十万吨,蒸汽机功率增加四倍多。1900-1913年间,冶金、电力、化学和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发展更为迅速。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自七十年代起,出现了生产集中的趋势。1876年在龙格维尔建立了联合冶金辛迪加。二十世纪初,许多工业部门都出现了垄断组织,化学、石油、纺织等工业相继产生了卡特尔,十三家最大的炼铁企业联合组成辛迪加。这些垄断组织的出现,标志着法国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法国走向帝国主义的过程中,银行资本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工业资本,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中银行营业额增加九倍。二十世纪初,全法国有二百六十六家银行,其中法兰西银行、里昂信贷银行等四大银行集中了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存款。法兰西银行是金融资本的堡垒,具有发行货币、支配商业债务的垄断权力,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这个堡垒仅由二百家大股东选出的十五名董事和任命一个经理及两个副经理所组成;这十五名董事中有六名是银行家族的世袭代表,他们才是法国的真正“主人”。法国银行资本虽然很发达,但多数不用于发展国内工农业生产,而是为了利润大搞资本输出。1869年输出资本为一百亿法郎,1890年上升为二百亿法郎,1914年达六百亿法郎。国内投资只相当于对外投资的三分之一。这些外输资本不象英国那样,以生产资本形式投放到殖民地,而是以借贷资本形式借给俄国、巴尔干半岛各国、土耳其、拉美和非洲的不发达国家,以收取利息为主。因此,法国的资本输出具有明显的高利贷性质。1909-1913年,法国每年可收取利息十七亿五百万法郎到十八亿五百万法郎。1914年如以年利率五厘计算可获利三十亿法郎。对外输出资本不仅给法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通过贷款,拉拢了一些欧洲国家结成同盟,对抗德国,争霸欧洲大陆,法、俄协约的形成就是最好的佐证。
法国金融资本的对外发放高利贷,给法国社会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由于大量资本外流,国内资源得不到开发,陈旧的设备得不到更换,最新科学技术得不到扶植、推广和运用,因而造成法国经济发展缓慢。19世纪中叶法国工业生产总量占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英国,而到八十年代则退居第四位,在美、德、英之后。从国内的经济结构看,重工业很落后,机床设备依靠进口,消费工业特别发达,拥有一至十个工人的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四。农民生活贫困,购买力低下。由于资本输出在法国形成了庞大的食利阶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这个阶层达二百万人之多,连同他们的家属约占全国人口八分之一,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这种状况也不能不反映到政治上。政局不稳,执政头目更迭频繁;贪脏枉法,营私舞弊成风;扼杀民主,制造冤假错案。作为高利贷帝国主义的法国正在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