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

【生卒】:1814—1864

【介绍】:

太平天国革命领袖,原名火秀,又名仁坤,广东花县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七岁入塾读书,十六岁辍学种田,曾四次赶考,都名落孙山。对黑暗世界的愤慨和因屡试不第而蕴于胸中的积怨交织在一起,使洪秀全产生了一种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1843年6月,他阅读了梁发编写的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受到启发,创造了以上帝是独一真神、反对偶像崇拜为主要内容的拜上帝教,开始宣传拜上帝。最早信仰拜上帝的有冯云山、洪仁玕等人。1844年,洪秀全与冯云山辗转赴广西贵县赐谷村传教。9月,洪秀全又回到花县,从事拜上帝教的理论创造,先后写出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著作,奠定了拜上帝教的思想基础,号召人们为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而奋斗。1847年,洪秀全再次来到广西紫荆山区,和冯云山一起制定了“十款天条”和各种仪式,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拥有会众三千人。1848年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回广东谋请外国传教士营救,当重返广西时,冯云山已被会众营救出狱,于是和冯云山共商反清大计,着手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1850年6月通令团营,1851年1月11日率众在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3月在武宣东乡称天王。9月克永安,12月封王建制,形成太平天国中央政权,为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1853年3月占领南京,洪秀全接受杨秀清的建议,定都于此,改称天京,建立了各种政权机构,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其它一系列政策。这些制度、政策,体现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要求,推动了革命事业的进一步发展。1856年,太平天国已控制皖、鄂、苏三省大部,围困天京的江南、江北大营也被击溃。大好形势之下,革命队伍内部隐藏的严重危机逐渐显露出来。1858年6月杨秀清逼洪秀全封其为“万岁”,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洪秀全密诏韦昌辉、石达开回京“勤王”,韦昌辉奉诏到京后,杀了杨秀清及家属部众二万多人,并带兵围攻天王府,被击退。洪秀全下诏讨伐,诛杀了韦昌辉及其同伙。事变后石达开回京主持朝政,洪秀全心怀猜忌,处处掣肘,石达开因而率部分精兵负气出走。这场内讧大大削弱了革命力量,清军乘机反扑,攻占九江、武昌等地,重建了江南、江北大营。洪秀全采取一系列措施扭转危机,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优秀将领为统帅,让洪仁歼主持政务,重建领导核心;为东王恢复名誉,以团结军民,重振国势,使形势一度好转。太平军再破江南、江北大营,乘胜开辟苏浙地区。但晚年的洪秀全,革命精神日益减弱,封建迷信思想却恶性发展,一味加紧宗教活动,并仿效古代帝王“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滥封诸王,以致铸成更大的错误,加速了太平天国的失败。1860年中外反动派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在帝国主义侵略面前,洪秀全拒不承认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拒绝外国侵略者提出的协助太平天国推翻清朝、平分中国领土的诱惑,驳斥英国提出的各种无理要求,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1862年洪秀全筹划的天京破围战失败,不久江浙根据地也丧失殆尽,在这危急时刻,洪秀全拒绝李秀成提出的“让城别走”建议,困守孤城。1864年6月3日,天京沦陷前夕,洪秀全病逝。可参看田原:《洪秀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