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十八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反封建斗争进入激烈的决战阶段。由于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是很不平衡的。英国在“光荣革命”之后,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统治阶级中的成员,但封建残余还有很大力量,工人阶级与贵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法国的资产阶级迅速壮大,第三等级与贵族僧侣的矛盾达到了顶点,革命时机已经成熟,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由英国转移到了法国。一七八九年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德国仍然处于封建割据状态,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同封建势力妥协。由于先进国家的影响,民族意识觉醒,广大人民要求政治上的统一。俄国在彼得大帝改革之后,宫廷政变频繁,反动贵族千方百计地维护农奴制,阶级矛盾尖锐,终于导致了七十年代有名的普加乔夫起义。

十八世纪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和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次具有全欧规模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因为强调用理性启发人们的头脑,使人们摆脱愚昧状态,因此得名启蒙运动。它在法国的声势浩大,通过编辑刊物、出版书籍、编写《百科全书》等方式宣传启蒙思想,反对封建迷信,鼓吹唯物主义哲学,提出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人权的政治要求,并以理性为标准衡量一切,批判封建制度,要求建立一个符合正义的“理性王国”——即资产阶级理想化的国家。

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发展,既受启蒙运动和各国政治经济状况的影响,又同已往的文学传统有联系。古典主义仍然统治着欧洲文坛,但最有生命力的还是启蒙主义。最能代表这个时期时代精神的是英国的现实主义小说与法国的启蒙文学。这个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是比较落后的德国,它在古典文学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十八世纪欧洲不少国家出现了不同的新的古典主义流派;它对一些国家形成民族文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迎合统治者需要,追求形式的一面,因此古典主义总的趋势是逐渐衰落下去。在英国,出现了以蒲柏(1688-1744)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重节制、讲法则,作品精心雕琢。代表作《论批评》(1711)的主要论点来自贺拉斯和布瓦洛。在法国,出现了克雷比庸(1674-1762)等作家,摹仿十七世纪的悲剧,被称为“假古典主义”,缺乏创造性。伏尔泰(1694-1778)的悲剧以高乃依、拉辛为榜样,艺术形式都是古典主义的,但这在伏尔泰的全部创作中不占重要地位。在德国,高特舍特(1700-1766)接受布瓦洛理论,写了《为德国人写的批判诗学试论》(1730),提出要以法国古典主义为典范,遵守三一律及其它规则,建立德国的民族戏剧。他的观点虽有进步意义,但局限较大,遭到反对。在俄国,三十年代在彼得大帝改革的基础上兴起的古典主义,为以后半个世纪俄国文学的主流,表现了启蒙思想同中世纪思想原则之间的斗争。罗蒙诺索夫(1711-1765)写诗歌颂开明君主。未完成的长诗《彼得大帝》(1760)塑造了彼得一世的形象。他的诗歌还赞美科学文化造福人类。冯维辛(1745-1792)的优秀喜剧体现了严肃的批评精神,但在艺术形式上仍然遵从着三一律。

十八世纪英国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具有启蒙性质。它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势力的残余,同时也批评了初期资本主义制度所暴露出来的种种缺点和弊端,适应了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读者群的要求。长篇小说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以普通人、特别是中下层人物为主人公,注意结构,情节趋于集中。人物性格的塑造,感情心理的刻划,环境的描写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为以后英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小说的繁荣准备了条件。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小说家为笛福(1660-1731),他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代表作品《鲁滨孙飘流记》(1719)表现了原始积累时期英国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赞美了一个真正的资产者。斯威夫特(1667-1745)对英国的现实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长篇小说《格列佛游记》(1726)中抨击了英国的资本主义统治,批判行政、立法、司法制度,殖民制度,金钱关系等各方面的黑暗和罪恶。理查生(1689-1761)的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1747-1748)是最长的一部英国小说,也是最优秀的悲惨小说之一。它揭露了当时普遍存在的妇女婚姻不能自主的现象,批判了贵族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十八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为菲尔丁(1707-1754)。他不仅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而且阐述了关于长篇小说的现实主义理论。代表作《汤姆·琼斯》(1749)批判了社会不平等现象,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自私伪善和道德堕落,对中下层人民寄予极大的同情。斯摩莱特(1721-1771)的《蓝登传》(1748)带有自传性质,为英国第一部揭露海军内幕的小说。它采用流浪汉小说形式,愤怒地揭露了英国政府的贪污腐败。笛福、理查生、菲尔丁被认为是英国现代小说的三大奠基人。

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为启蒙文学。它特别强调文学的教育作用,把它当作宣传启蒙思想的有力武器。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封建、反教会的情绪。国王、贵族、僧侣都成为批判否定的对象,而第三等级普通人则成为作品中的正面主人公。它具有政论色彩,往往通过文学形象多方面地表达作家的启蒙观点,因此有时造成“席勒式”的弊端,即把人物单纯地作为时代精神的传声筒。它除了运用传统的文学样式外,又创造了一些新的艺术形式,如正剧、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等等。法国的启蒙文学最为典型。孟德斯鸠(1689-1755)的《波斯人信札》(1721)为十八世纪哲理小说开了先河。伏尔泰(1694-1778)是十八世纪声望最高的启蒙作家,创作了许多诗歌,五十多部戏剧和二十六部哲理小说。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哲理小说成就最高,代表作之一为《老实人》(1759),它否定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盲目乐观主义哲学,揭露了封建贵族和教会,表现了对“理性王国”的追求。狄德罗(1713-1784)为“百科全书派”代表作家,在文学方面的重要贡献是三部小说,其中最有名的为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1762),它塑造了一个无行文人的形象,借以揭露了社会的丑恶和资产阶级的极端利己主义哲学。此外,狄德罗还创作了两部正剧,第一次提出了“严肃的戏剧”的概念。卢梭(1712-1778)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影响很大。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三部小说。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斯》(1761),通过平民教师与贵族小姐的爱情悲剧,批判了封建等级门阀观念和贵族的阶级偏见。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被称为法国的四大启蒙作家。戏剧家博马舍(1732-1799)的代表作为《费加罗的婚姻》(1778),它反映了大革命前夕第三等级人民强烈的反封建情绪和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作家还创作了两部正剧,并且继狄德罗之后进一步阐述“严肃的戏剧”的理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正剧的概念。

十八世纪德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软弱妥协,可是在文学艺术上却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涌现出了莱辛、歌德、席勒这样一些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德国十八世纪文学具有独特的发展过程,既不同于英国,也不同于法国。四十年代以前文学主流为古典主义,代表人物高特舍特。五十年代莱辛登上文艺舞台,德国启蒙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他的美学理论、戏剧理论、戏剧创作为德国启蒙文学开辟了道路,成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七、八十年代发生了“狂飙突进运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强调个性、天才、自然、感情,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的热情,使德国反封建的文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现了青年歌德的《葛兹》(1773),《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青年席勒的《强盗》(1781)、《阴谋与爱情》(1783)这样一些杰出作品。歌德与席勒合作的十年(1794-1805)德国文学出现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在德国文学史上的这个“古典时期”,歌德的长篇小说和诗剧《浮士德》,以及席勒的戏剧《华伦斯坦》(1799)、《威廉·退尔》(1803)等,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奠定了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十八世纪后期欧洲还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对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