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派

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钟惺(1574-1624,字伯敬)、谭元春(1586-1637,字友复)为代表,因为他们都是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所以被称为竟陵派。二人曾合编《古诗归》、《唐诗归》,风行一时,所以并称“钟谭”。他们在文学上的主张与公安派相象,也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拟古,提倡抒写性灵。但他们认为公安派的作品浅薄、俚率,所以企图用形式上的险僻和幽深孤峭的风格来矫正它。他们认为只有表现“幽情单绪”、“孤行静寄”的作品,才是“真有性灵之言”。他们主张的独抒“性灵”,更多的是乞灵于古人,主张在古人的诗文中“寻求微言奥旨”。所以多用怪字、险韵,使得所写的诗文脱离现实,冷僻,生涩,佶屈聱牙,很难令人读懂。这样他们就把诗文创作引向一条更为狭窄的小路,对明末的文坛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清初的文坛领袖钱谦益曾视竟陵派为“鬼趣”、“诗妖”,说他们:“其所谓深幽孤峭者,如木客之清吟,如幽独君之冥语,如梦而入鼠穴,如幻而之鬼国,浸淫三十余年,风移俗易,滔滔不返。”(《列朝诗集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