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侵略中国东北以后,走上了战争和法西斯化的道路,使日本成为在亚洲的世界战争策源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1927年,田中义一首相在“东方会议”上提出对华政策纲要,声称如果日本在华权益遭到侵害,不论来自何方,都将采取自卫措施。据中国方面披露,东方会议后田中曾向天皇上一奏折,内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田中奏折”的真伪问题虽有争论,但是田中的对华政策纲要以及以后日本的侵略活动,同田中奏折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日本不断扩大在中国东北的殖民势力,并三次出兵山东,企图阻止南京政府北进。1927年3月日本爆发金融危机,1930年又被卷入世界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动荡,促使日本统治集团把武力扩张提上日程。军阀势力中的少壮派分子,在新财阀支持下,对政党内阁扩军备战的速度强烈不满,要求取消议会制,实行军部独裁,尽快发动侵华战争。1930年11月14日,老财阀代表滨口雄幸首相被法西斯组织“爱国社”分子刺成重伤,不久死去。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制造的第一个恐怖事件,推动日本统治集团加快了侵略战争的步伐。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以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于1931年9月18日对中国东北发动突然袭击,仅三个多月时间,就占领了东北三省。“九·一八事件”是日本走上战争和法西斯道路的开端,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出现,并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然而,日本不是象德国那样先建立法西斯专政,成为战争策源地,再发动侵略战争,而是先发动侵略战争,成为战争策源地,然后推行自上而下的法西斯化,以适应大规模侵略战争的需要。1932年5月15日,部分少壮派海军军官、陆军士官候补生及法西斯组织“血盟团”分子在东京发动武装暴动,袭击首相官邸、政友会本部、警视厅、三菱银行等处,打死首相犬养毅,然后向宪兵队自首。军部上层虽不赞成搞政变,却利用了“五·一五”事件所产生的政治压力,迫使政界上层建立亲军部的“举国一致”内阁,从而结束了政党内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总体战”思想指导下,积极致力于在政治上建立军部法西斯独裁统治,在经济上全面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在军事上扩充包括现代化兵种的法西斯化的军队,在思想文化上施行战争和法西斯军国主义教育。1936年2月26日,少壮派青年军官二十余人率领一千四百余名士兵发动兵变,杀害军政要人三名,重伤一人,占领了首相官邸、陆相官邸、陆军省、警视厅等处。由于得不到其它部队支持,叛乱失败,但却是日本法西斯化的重要一步。“二·二六”事件后,统制派在军队中占据领导地位,支持前外相广田弘毅于3月9日组阁,恢复军部大臣的现役武官制,从而基本上确立了日本军部法西斯独裁专制体制,完成了扩大侵略战争的准备。1936年8月7日,广田内阁举行首、外、陆、海、大藏五相会议,决定了《国策基准》,规定日本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11月25日同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与德、意结成了法西斯侵略集团。1937年挑起“七·七”事变,全面发动了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