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

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主体、以反对贵族大地主专政为目标的中小地主政治团体。明神宗万历年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危机四伏。万历二十二年(1594)吏部郎中顾宪成因争国本和荐阁员触怒神宗皇帝和内阁首辅王锡爵,被革职归籍无锡。聚众讲学,声望益高。万历三十二年(1604)夏,得常州知府欧阳东凤等资助,修复废弃的宋代东林书院,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讲学其中。他们裁量人物,讽议朝政。三吴“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在朝官吏也慕其风,多“遥相应合”。同年十月制定《东林会约》,召集东林大会,故被贵族大地主集团称为东林党。东林党人,是明末地主阶级中一支崛起的异军,主张改革弊政,挽救明王朝的危机。政治上,反对皇帝骄奢堕政,反对贵族大地主垄断朝政,反对宦官干政,反对阁臣专权,要求参与时政,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经济上,反对额外加派,反对任意征商,反对矿监税使,要求富国富民。东林党人的主张,在明末政局混乱,派系林立的情况下,遭到激烈反对,无法实行。与东林对立的浙、齐、楚、宣、昆各党,同贵族大地主集团结为同盟,“务以攻东林排异己为事”。在万历末、泰昌、天启初三朝,围绕“国本”、“梃击”、“红丸”、“移宫”诸事,东林党与反对势力,展开争论。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明神宗病死。八月,光宗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光宗在位仅一个月便死去。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刘一燝、周嘉谟等拥立光宗长子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改元天启。天启初年,众正盈朝,东林党人方欲施展政治抱负。不久,宦官魏忠贤与熹宗乳母客氏相勾结,得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口含天宪,手握王爵,提督厂卫,权力炙手。东林党人的反对派顾秉谦、魏广微、崔呈秀、冯铨等纷纷投到魏忠贤门下,结成阉党,对东林党人进行血腥镇压。“凡救三才者,争辛亥京察者,卫国本者,发韩敬科场弊者,请行勘熊廷弼者,抗论张差梃击者,最后争移宫、红丸者,忤魏忠贤者,率指目为东林”。阉党王绍徽作《东林点将录》、崔呈秀作《同志录》、顾秉谦等修《三朝要典》,构陷东林党人。天启四年,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等首先遇害。高攀龙、周顺昌、周起元、缪昌期、李应升、黄尊素等旋亦遇害。东林党人被杀害、放逐、禁锢,天下书院被禁毁,阉党独揽朝纲。由于东林党人的某些主张客观上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阉党迫害东林党,激起苏州等地市民的愤怒,他们对抗诏命,打杀缇骑,掀起大规模民变。天启七年(1627)熹宗死,思宗朱由检即位,阉党巨魁魏忠贤伏诛,罪恶深重的阉党首领被陆续翦除。定逆案,追论阉党之罪;平怨狱,重新招用东林党人。但此时,朝政窳败,国事日非,东林党也发生了分化,少数党人虽怀救世良策,也无力回天了。

另有一说认为,东林党肇基于万历八年(1580)顾宪成、魏允中、刘廷元反对张居正改革的“三元会”,在争国本中力量得到积聚,在争“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中得以壮大。是由于权力和财产分配的矛盾在统治阶级内部崛起的。东林党的成员多为富民,为维护封建王朝的利益和改善自身的困境,才使其反对矿监税使和要求参与时政。东林党以尊经重道为救世主要信条,是为了重振纲纪,规范社会道德风俗,消除“异教”、“异习”,抵制离经叛道的进步思潮,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统治。他们体恤富民的经济要求是不高明的救世药方。东林党称不上是地主阶级改革派。他们是封建社会没落时期,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离析出来的政治集团,主要精力和才智都消耗在教化人心和党争上,所以难逃没落阶级的悲剧命运。深入学习可读《明史》卷231《顾宪成传》、卷305《魏忠贤传》、卷232《李之才传》、卷231《钱一本传》,蒋平阶《东林始末》,李洵《试论明末东林党的形成》(《历史教学》1955年10期)、《东林党的政治主张》(《历史教学》1957年1期),王天有《万历天启时期的市民斗争和东林党议》(《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2期),《东林党和张居正》(《学习与思考》1984年2期),刘志琴《论东林党的兴亡》(《中国史研究》1979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