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人。曾当过周朝柱下史即守藏王室史籍资料的官员。见周王室衰微,便弃职而去,至函谷关,令尹喜劝其着书,于是着《道德经》五千言而去,不知所终。《道德经》共5000余字,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言道,下篇言德。

1.历史观

老子认为人要师法自然:“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老子·第三十八章》)在老子看来,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实际上是一种退化。因为文明程度越高,人为的因素就越多,与自然的距离就越远,仁、义、道、德也就越少。至于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儒家崇尚礼治相反,在老子看来,这是以人为的“礼”伤害自然的“道”。因为老子主张因循自然,不为形式所拘,所以他说“上德不德”,惟其不以为德,所以才不失其德,因此说是“有德”。这是顺应自然而不是人为的干预,因此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所谓下德,意思是人为的固守其德,反而造成自然之德的流失,所以老子说“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因为是有意于无为,所以就不觉流于有为,也因此说“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等而下之,“上仁为之”,已是有心于作为了,但尚离自然不远,所以又说“无以为”。更等而下之,“上义为之”,则人为的成分就更多了,因此说“有以为”至“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因为全是人为的成分,属于强人之所难,因此应该攘臂强使之就之才可以。由此可见老子的历史观,他认为人类文明越发展,即越人为化,离自然也就越远,也就越来越失去人的天真朴实之性了。在未失去之前,本来是在道德之中,根本就不必去求什么道德的,庄子也说:“道德不废,安用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胠箧》)所以老子又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道”的哲学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上》)道是万物之所以存在的因素,是宇宙的规则、原理、原则。综合而言,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无形无体,超越万物

首章开篇,老子便指出:“道(指形而上之道)可道(指言说),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地万物,本来是没什么名的,语言、文字产生后,为了沟通交流,所以才产生了名。宇宙万物的所以然的原理,就是老子所谓的“道”了。但是,要诠释它并不容易,一般人都从外在形式去理解。但老子所谓的“道”,是“形而上”的一种思维,它难以言说,即不能用一般的理解来解释,而是需要透过事物的内蕴,即万物背后所以然的道理。所以,老子在这里说:“道可道,非常道。”在第十四章,老子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第四十一章)大道是没有声音的、没有形象的。道既看不见,又听不到,并且把握不住,它是无形象的一种状态。因为没有通常的物质形象状态,所以它是超越于人类感官之上的。

(2)道是一切存在的原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自古及今,其名不去。”(第二十一章)老子认为,道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惚兮恍兮”,即似有若无,并且是“窈兮冥兮”,深邃冥渺。其中确实“有物”、“有精”,并且“其精甚真”。所以“道”是真实存在的,它是一切存在、一切现象的原因、原理及推动力。但是,它却隐而不显,不为人所认知。就像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落下来一样,道理的背后是因为有一个“万有引力定律”。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只能知道苹果往下落,但不知道为什么往下落。

(3)道的性质

老子在第二十五章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这里的“有物”,即所谓的“道”。总而言之,它的性质有以下几点:

①它是一种浑然的状态。

②它先于天地而存在。

③它无声无息。

④它独立存在,并且永不改变(超越时空,具有绝对性与永恒性);它遍布宇宙,并且循环不怠。

⑤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可以为天下母。”无以名之,而勉强名之曰“道”及“大”——形容广大无边、无所不在。

(4)道远非世俗之人所能理解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第四十一章)道既然是玄之又玄,所以就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聪明智慧的人士理解了道,就会遵循道的规律勤奋而行;一般智慧的人听说了道,他会将信将疑,疑信参半,若有若无;愚笨的人对于道,则会嗤之以鼻,但是,他们越是不以为然,就越是证明道的可贵,因为道远非世俗之人所能理解。

3.知识论

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老子·第十二章》)意思是一般人的耳目口心,容易被外界的色、味、音所诱惑,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人的先天本性。这就是外界环境之于人的一种负面作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认识到善之所以为善,这是因为恶的存在。原因在于“有无相生”。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第五十六章》)滔滔不绝、巧言令色,聪明智慧的人是不会做的,但这正是愚蠢人的愚蠢所在。老子认为要顺其自然。“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第七十章》),但人反而以复杂为能事,这往往就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在第七十一章,老子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自己知道自己有所不知的人,是最聪明的;不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这才是一般人容易犯的错误。圣人不会犯这种错误,这是因为他知道一般人常常不自知。正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不会犯这种错误。

老子认为柔能克刚:“天下莫弱于水,而攻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七十八章》)老子善于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这也是滴水穿石的道理。

老子辩证地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智者不博,博者不智。”(《老子·第八十一章》)不在多言,亦不必作自我辩解。善辩者容易强词夺理,甚或栽赃诬蔑,无所不用其极。

4.宇宙观

老子在第五章认为:“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籥是冶铸时用以鼓风吹火的皮囊之类的器具。橐,象征太虚,犹如宇宙的本体。籥像征元气,具有运转流行之用。二者动而愈出,互相作用,生生不已。总之,宇宙的状态是虚无空灵,作用是灵妙不测而又无穷竭的,因此才能运转生发永不休歇。“动而愈出”,则是由虚空而产生的万般变化。所以,虚而能动就是宇宙的根源所在。

老子认为道的本体是常存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第六章》)这个本体虽然至虚,但却又无穷无尽,它可以化生万物,是天地的根源所在,至隐至微而又绵绵不绝。

老子认为道出于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意思是天、地、人,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并且都来自于自然。又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有可以生无,无也可以生有,这些都是“道”的功用。

5.人生观

(1)福祸相依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老子看来,事物总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祸中可能隐藏着福,而福中也有可能隐伏着祸。

(2)物极必反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天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些都在于说明,含藏内敛是一个完美的人的必须。不在外形表露,而在于内在的生命。就常理而言,直非曲,巧非拙,辩者滔滔而木讷。物极必反的道理也正如儒家的过犹不及。

(3)和光同尘

老子认为人生的智慧在于:“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第五十六章》)《老子道德经憨山解》对此的解释是:“遇物浑圆,不露锋芒,故曰挫其锐。心体湛寂,释然无虑,故曰解其纷。含光敛耀,顺物忘怀,故曰和其光、同其尘。”这是老子理想中的一种人生境界,即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4)重直观内省

《老子·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如果一个人被外界干扰过多,就会思虑纷杂,精神散乱,心灵浮躁,自然就无法明澈地透视外界,所以,老子重视内在的直观自省。

(5)遵循大小难易的规律

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六十三章》)由易到难,由小到大,不积跬步难于致千里,这是万事万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6)为人、为己的辩证关系

老子认为:“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第八十一章》)老子把人与己的关系,建立在相辅相成的基础上,认为为人与为己并不能分而为二。他打破了二分对立的僵持关系,反对一味地接受,倡导积极地付出。由此足以说明,老子哲学是建立在人我一体的观念上。人与己,并非是对立的,而是二而一的关系。

6.修养

(1)静的哲学

一般哲学思想都是以知识为主导,以认知外界事物为目的,但老子却是以静为主:“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第十六章》)老子哲学以静为根本,“致虚极,守静笃”,在此基础上,求得内在心灵的清明、宁静、祥和,这样才能心无滞碍蔽塞,才能“归根复命”,恢复性命的本真,使认知本体得到净化与升华。把握住了这个根本,就能“知常曰明”,就能去除成见、心机,遇事宽容无私,遵循道的规律,任本真的性情而行,就能终身幸福。

(2)曲则全,枉则直

“曲则全,枉则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老子·第二十二章》)万物同理,曲是伸的前奏,枉中含有直理。不自以为是,才不会自我局限;不自相残杀,心胸开阔,才更能彰显功绩,得到可贵与难得;不自骄自傲,就不致于遭到嫉妒,就能长久;只有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不自以为是

《老子·第二十四章》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认为,主见较强者、自以为是者、自矜自伐者,都容易导致愚昧、短视、失败等相反的结果。

(4)知人与自知

老子认为,内视与他视容易造成人的认识误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人的认识都存在主观与成见的局限,如果有超越主体、超越自我的眼光,做到明于观人、暗于察己,则可称为智者;战胜别人,固然是有力,但能胜过自己,能超越自我,则更是强者。

(5)欲取固与

《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谙熟事物内部此消彼长、此盈彼虚、欲废必兴、欲取必与的辩证关系。但幽微奥妙的规律性的东西,很难彰显出来。

(6)善行与善言

《老子·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这是人生修养的一种至高境界,行不言之教,能不教而化,善行、善言无声无嗅,无迹可循,能够虚己游世,物我两忘。

(7)绝圣弃智

老子认为人的浑沌之窍一经开凿,则天真淳朴的本性就会丧失:“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老子·第五十二章》)如果“塞其兑”,就能闭塞嗜欲之门,终生不受烦扰。否则,开启嗜欲之门的孔窍,自以为能利济事物,但必致终身劳扰不堪,而无可救药。

(8)吝啬

《老子·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无论是对待人类社会还是自然世界,最好就是一个“啬”字。吝啬是让人学会内敛爱惜,蓄积能量,厚植根基,以充实内在的生命。所以老子认为的“三宝”之一就是“俭”,并主张去甚、去泰、去奢,认为一切过度的行为都是违反自然之道,必须杜绝去除。

7.政治哲学

(1)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的无为而治在于:“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人民内心安宁清静,吃饱穿暖没有衣食之忧,忧虑减少而筋骨强健。使他们没有过多的知识欲望,即使聪明人,他们的聪明也没有地方可用,虽然是无为而治,但却能做到无所不为了。又说:“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如果用利益,用奇技淫巧来诱惑人民,那么人民反而会纷扰不安。法令越是复杂,盗贼就会越多。惟有以清静无欲的办法来治理国家,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2)小国寡民

老子理想的社会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在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里,没有斗争,没有战争,人民都能和平相处,自给自足,安居乐业。

(3)绝圣去智

老子认为,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等都是因为人失去了朴实的自然才产生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正是这些智巧的运用、人为的雕琢,才导致了大伪、昏乱及六亲不合。所以就应该:“绝圣去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慈孝;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老子·第十九章》)抛弃这些人为的智巧、仁义、利益,才能平息社会的紊乱,返回纯真朴素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