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俭传
【题解】
张俭,字元节,山阳郡高平(今山东邹城)人。汉桓帝时任山阳郡东部督邮,宦官侯览家在山阳郡,其家属仗势在当地作恶,张俭上书弹劾侯览及其家属,触怒侯览。党锢之祸起,侯览诬张俭与同郡24人共为部党。朝廷下令通缉,张俭被迫流亡,许多人为收留他而家破人亡,足以见得当时当政者的不得人心。本篇传记是东汉末年纷繁复杂社会历史的缩影。
【原文】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1]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2],谢病不起。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3],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4],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5]。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
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6],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7]已萌,乃阖门县(悬)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
论曰:昔魏齐违死,虞卿解印[8];季布逃亡,朱家甘罪[9]。而张俭见怒时王,颠沛假命,天下闻其风者,莫不怜其壮志,而争为之主。至乃捐城委爵,破族屠身,盖数十百所,岂不贤哉!然俭以区区一掌,而欲独堙江河,终婴疾甚之乱,多见其不知量也。
【注释】
[1]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
[2]非其人:不能担当大任。
[3]防东:在今山东单县东北。
[4]怨恚:愤恨。
[5]刊章讨捕:写成文书,到处追捕。
[6]差温:比较宽裕。
[7]世德:祖上积累的德行。此处谓曹氏有取代汉朝的野心。
[8]魏齐违死,虞卿解印:魏齐,战国时魏国相国,与门客范雎结仇。后范雎入秦发达,向平原君索要魏齐人头,魏齐偷偷逃到赵相国虞卿家里。虞卿没有办法,挂下相印与魏齐一同逃跑。
[9]季布逃亡,朱家甘罪:季布,秦末汉初人,曾为项羽大将。项羽败亡后,刘邦求购季布的人头,游侠朱家不惜性命庇护季布。
【译文】
张俭,字元节,他是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赵王张耳的后代。父亲张成,江夏太守。张俭最初被乡里推举为茂才,认为刺史不是与职位相称的人便托病不去。延熹八年(165),太守翟超请他做东部督邮。这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无法无天。张俭揭露侯览和他的母亲的罪恶,请朝廷处死他们。侯览把张俭上的章表扣压起来,皇上没有看到,于是张俭与侯览结了仇怨。乡人朱并本性谄媚,卑鄙龌龊,被张俭看不起,朱俭对张并怀恨在心,于是上书告张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朋党,朝廷于是下令捉拿张俭。张俭逃命,狼狈出走,望见人家,就去投奔歇脚,所到之处没有不敬重他的名声和品行的,都不惜破家灭族地掩护他。后来张俭流亡到东莱,宿李笃家里。外黄令毛钦带兵到他家,李笃对毛钦说:“张俭知名天下,逃跑不是他有罪。即使见到张俭,您难道能忍心把他捉了吗?”毛钦站起来抚着李笃说:“蘧伯玉以独为君子可耻,你为什么一个人独专仁义呢?”李笃说:“我李笃虽说好义,您今日已得义一半啊!”毛钦叹息地走了。李笃因此得以送张俭出塞,张俭终于免于逮捕。凡是张俭所经过住宿的人家,被处死的数以十计,宗族亲戚都被杀灭,郡县因此残破不堪。
中平元年(184),党锢的事解除了,张俭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大将军、三公都征召他,又以敦朴推举,朝廷公车特征,起用他任少府,他没有接受。献帝初年,百姓饥荒,张俭家里的财产还比较富裕一些,于是他拿出财产和同乡人共同享用,靠这些财产得以生存的以百数。建安初年,朝廷征召他作卫尉,不得已才去接受。张俭看到曹操有篡夺野心,于是闭门不问世事,把车子也悬挂起来。一年多以后,在许州去世,终年八十四岁。
史官评论说:从前魏齐避死,虞卿离职同他一起逃亡;季布逃命,朱家甘心隐蔽他,救他。张俭触怒了天子,颠沛流离,到处逃命,天下人听到他的消息的,大都喜爱他的壮志,争着做收留他的东道主。以至于弃城丢官,灭身破族的,有数十百起,难道张俭还不贤良吗?然而张俭单凭自己的一只手掌,想堵塞江河,最终遭到因疾恶过甚而招致的灾祸,可见他是多么的不自量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