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达达主义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达达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于欧洲的现代主义文艺流派。倡导者是罗马尼亚裔法籍诗人特里斯唐·查拉。1915年秋,查拉在瑞士苏黎世组织了一个文学团体,并于1916年2月8日,把从辞典中随意翻到的一个法语词“Dada”,作为这个文学团体的名称。参加这个团体的有布列东、阿拉贡、艾吕雅、苏波、皮卡毕亚等人。他们利用《文学》杂志宣扬自己的主张,吸引了许多对帝国主义战争和现实生活不满的青年诗人和艺术家,形成达达主义。

“达达” (Dada)在法语中是幼儿语言,意思是“玩具马”,作为文艺流派名称,并无任何意义。达达主义的宗旨在于反对一切有意义的事物,反对一切传统、一切常规,对整个世界都持虚无主义的态度。他们自己表白说: “达达,什么也感觉不到,什么也不是,是虚无,是乌有。 ”查拉在《达达主义宣言》中宣称应“用永生来做尺度,一切动作统归虚妄。”达达主义者什么都不相信,他们否定理性和传统文化,排斥一切现存的观念。他们不要文明,认为“全部文明都是骗人和误人的东西”;他们痛恨战争和产生战争的这个世界;他们要反抗,要破坏,要自由,提倡无目的、无理想的生活;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抱有幻灭感,只承认本能,所以想要凭借婴儿的无意义的声音,在冥冥中探索原始的观念。查拉曾经说: “自由, 达达, 达达,达达,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的不合逻辑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命。”

达达主义者反对一切传统的美学观念,崇尚非理性和反审美的事物,认为艺术与美学无缘,主张无目的、无思想的文艺,企图用一种全新的、怪诞的、抽象的、符号式的东西取代传统的文学艺术。在创作实践中,首先,他们认为作者应当绝对“忠于自我”,文学艺术应该是无思想的,象婴儿的喃喃呓语一般,以混乱的语言、怪诞荒谬的形象表现莫名其妙,不可思议的事物,甚至利用现成物品标以奇特的题目充作艺术作品,用毫无意义的“盲目书写”、 “声音堆砌”来“报复”空虚的生活。其次,他们主张“打破艺术的分类,使艺术成为一个整体”。但实际上他们的作品还是以诗歌、戏剧、散文、绘画等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们的作品都是狂悖混乱的结晶。他们认为“伟大的文艺作品,除了纷乱的、不规则的排乱以外, 再也没有什么”。 “达达没有内容,不求人家了解,只要能给人一个印象就够了”。诗歌方面,他们认为“如果他是诗人,自然出口成诗,他说出来的自然什么都是诗”。代表作品有阿拉贡的《自杀》等; 戏剧方面,他们相信“胡说乱道可以造成惊人的效果”,典型作品是布列东和苏波合著的《我所忘掉的你》;绘画方面,他们主张用图解的形式绘出不可理解的画面,并且又主张用绘画与雕刻合并成为“雕刻绘画”。典型作品有:皮卡毕亚的《查拉肖像》,马赛尔·杜尚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像》。

达达主义虽然曾经一度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由于它标榜极端的虚无主义,注定它只会昙花一现。1921年,巴黎大学生抬着象征达达的纸人,把它扔进塞纳河“淹死。”1922年达达派内部发生分歧,查拉坚持否定一切,布列东、阿拉贡等另寻创作新路,形成超现实主义。1924年达达主义团体基本上瓦解。但他们的文艺美学主张及反传统的文艺实践,对西方后来的文艺思潮和流派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达达主义的出现,反映了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的苦闷徬徨,想寻找出路而又误入歧途的精神状态,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混乱的社会和人们痛苦、空虚的心灵在文艺上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