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故事

【生卒】:1007—1072

【介绍】: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四岁丧父,在寡母的抚育下读书。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试南宫第一。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入为馆阁校勘。景祐三年,范仲淹上书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范仲淹改革失败,革新派相继罢黜,他慨然上书为之辩护,被贬知滁州、扬州、颍州、应天府。至和元年(1054)8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嘉祐五年(1060),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晚年思想趋于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神宗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次年卒。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其理论主张与诗文实践,既继承了韩愈传统,又能自有见地,别具特色。他重视道的作用,也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他摒弃韩文中“奇”的一面,发展其“易”的一面,从而形成平易晓畅、从容委婉的独特风格。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他的笔记文,不拘一洛,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并常能描摹细节,刻画人物。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成就不及散文,但也很有特色。其《食糟民》、《答杨子静祈雨长句》等,暴露当时的社会黑暗,艺术风格与文章基本一致。某些写景述怀之作,亦清新可喜。但也有不少篇章,由于以散文入诗,忽视意境和形象的提炼,因而流于枯燥,缺乏韵味。

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他的词,主要内容仍是恋情相思、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善于以清新疏淡的笔触写景。虽未摆脱五代词风的影响,却不似花间派之浮艳华靡。《踏莎行》(候馆梅残)、《生查子·元夕》、《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等,多用口语,清新婉丽,充满生活气息,对宋词的演化有一定影响。

欧阳修的赋今存23篇。他写的律赋,如《畏天者保其国赋》等没有表现出什么创造性,甚至因此而被人说“欧阳永叔不能赋”(《后山诗话》)。又有古赋如《杨树子赋》,写被弃遐方,不受赏爱的苦恼,手法也不特殊。最能表现他辞赋方面创造性的是其散文化的几篇文赋:《鸣蝉赋》、《秋声赋》等,而《秋声赋》尤其突出。他以抒情散文的笔调,描写秋日的景物,而字里行间又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悲切之情,很类似一篇抒情散文。从体制上说,此赋兼有散文和辞赋两种体裁的特点。作品也采用主客对答的形式,但“主”是作者自己,“客”是身边的童子,给人一种现实的亲切感。在语言上,作品于清新流畅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赋的铺排手法,对秋声作极力的渲染,从而突出了秋色的惨淡、寂寥、肃杀。行文间,亦时用辞赋惯见的偶句,但这些偶句,是在散句的联缀下运行,构成一种严整而又流动的语言风格。既吸收了辞赋的表现形式,又贯彻了散文的精神,同时又有诗一般的意境,是对赋体的一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