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柯勒律治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柯勒律治

塞谬·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英国浪漫主义人、“湖畔派”代表、文艺批评家。

出身于牧师家庭。曾到德国学习哲学,同情法国革命,后转向封建立场。早年曾有到外域建立理想的平等社会的想法。1798年与华兹华斯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著有长诗《老船夫》、《忽必烈汗》、《克丽司脱倍》等,文艺批评论著有《文学传记》、 《莎士比亚评论集》和《批评杂文集》。

柯勒律治早年在德国学习期间深受德国消极浪漫主义批评家施莱格尔兄弟思想影响,崇拜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美学。响应并且发挥葛德论学说的反社会的方面,不信仰人类的理性;响应柏克视艺术为一种能使人对“超自然”现象之世界凛然生畏的力量的看法,摒弃古典主义,摒弃文艺的社会倾向性,对人和社会提倡消极静观的、神秘主义的态度。在《抒情歌谣集》中把人描写成在他必须服从的神秘莫测的“超自然”力量手中的一个可怜无助的小玩具。在文艺创作上,他同华兹华斯不同,主张把离奇古怪的轶事描写得如同生活,用幻想、超自然的题材创造形象,企图告诉人们,理智是无法了解人生的,要相信神秘力量的存在。他认为创作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是直觉地揭示反理性的事物,他曾说要“描写超自然的人与事。”在《文学自传》里,他强调诗是心灵的产物,认为诗人的创作兴趣“原本应源于内心的”。

和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美学相联系,他在诗歌创作上十分重视天才和想象,后者成为他理论的中心。他提出天才以良知为躯体,幻想是它的衣衫,运动是它的生命,想象是它的灵魂。在《文学传记》中他认为想象的力量能创造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因素。现实是“黑暗的梦境”,诗人用他的想象力所创造的幻想世界来对照这个“黑暗的梦境”。他声称要“革新”古典主义,断言:想象力的根源在于“理想的意志”,而这种意志等同于“神”的观念。此外,在《暴风雨》一文中,他指出浪漫剧的“兴趣不是历史的,也不在于描写的逼真或事体的自然联系,而是想象的产物”,认为“主要和唯一真实的兴奋应该出自内心,出自那被动的和富有同情的想象力。”总之他认为有了想象力,诗才有灵魂。

在《文学传记》中,柯勒律治还论述了诗歌的审美特征。他说:“诗是一种创作类型,它与科学作品不同,它提出的直接目标不是真实,而是快感。与其他一切具有这种同样目标的创作类型也不同,它的特点在于提供一种来自整体的快感,同时与其组成部分所给予的独特快感又能协调一致。”

柯勒律治的美学、文学思想直接影响了他的弟子查尔斯·兰姆,他和华兹华斯的诗歌主张是英国消极浪漫主义诗歌发展的理论依据,对西方现代诗歌也产生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