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阳湖派
阳湖派,清代中叶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恽敬、张惠言。阳湖派古文的开派者恽敬为常州阳湖人,故名之。
恽敬、张惠言原为桐城派中坚人物刘大櫆的再传弟子,他们的古文理论与桐城派基本相同。桐城派标举古文义法,把古文和一般散文区别开来。方苞说:“辨古文气体,必至严乃不杂也。”恽敬说: “古文,文中之一体耳,而其体至正,不可余,余则支;不可尽,尽则敝;不可为客,为客则体下。”这都是在强调古文的特殊性,欲令其高出于一般散文之上。由此可见阳湖派与桐城派的继承关系,但阳湖派在理论上并非对桐城派亦步亦趋。他们对桐城派一味讲求为文的清规戒律表示不满,指责他们不注重内在修养与才学的积累所带来的文章才力不逮。他们主张增强见识,积累才学,在文章之外下功夫。即所谓“浑然于所为文之外”。而见识、才学之具体要求是: “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恽敬《上曹俪笙侍郎书》中引曾巩语)恽敬还提出了“天成”与“法度”的关系。他说: “然此事如禅宗,箍捅脱落,布袋打失之后,信口接机,头头是道,无一滴水外散,乃为天成。若未到此境界,一松口便属乱统矣。是以敬观古今之文,越天成越有法度。”这就是说如果才学积累得深厚,见识超人,则信口而言即为至文,有如“天成”。但如果才学浅薄,见识平庸,则应遵法度,不可稍有任意,否则便会出格。由是观之,阳湖派虽承袭桐城派,但并未囿于桐城派,他们在一些方面突破了桐城派的清规戒律。在作文方法上他们亦较桐城派通达,主张广学古人,不限于一家,并要取长补短,因而于六经、史、汉、诸子杂书,各为采撷。在内容上,阳湖派主张文章的作用在于阐明“吾人之道”。在这一点上他们自认为是继承了韩愈的主张的。基于上述这种主张,阳湖派的文章比桐城派开阔,有气势,不象桐城派那样拘泥成法,风格枯淡。所以说,在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上,从桐城派到阳湖派是一个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