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弗

【生卒】:1883—1924

【介绍】:

奥地利现代作家。一八八三年七月三日出生于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专横暴虐,引起卡夫卡终生厌恨。中学毕业后进布拉格大学,学了两周化学,后从父命改学法律,但兴趣在文学方面。在此期间开始写小说。一九〇六年大学毕业,获法学博士称号,从事法律工作。终身职务是“工人工伤事故保险公司”职员。一九二四年六月三日逝世。卡夫卡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方面。他的代表作有三部长篇小说《美国》(1912-1914)、《审判》(1914-1918)、《城堡》(1922),短篇小说名作首推《变形记》(1912),其次是《判决》(1912)、《在流放地》(1914)、《乡村医生》(1917)、《致科学院的报告》(1917)、《绝食艺人》(1922)及《地洞》(1923-1924)等。卡夫卡的创作的总主题,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人的孤独感、陌生感、恐惧感、苦闷感和无出路感,作为他的作品的思想基调,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对资本主义制度失望,又感到前途迷茫的一代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理情绪。《美国》是号称“孤独三部曲”(三个长篇)的首卷。描写一个叫卡尔·罗斯曼的文科中学生,因为被女仆诱惑有了私生子,被父母推出家门,身无分文,流浪异国的坎坷遭遇。《审判》写银行高级职员约瑟夫·K一天早晨,突然被出现在他的寓所里的两个法院差役无端逮捕,后来,未经合乎法律程序的审讯,就象一条狗一样,被随便处死了。《城堡》是最有卡夫卡特色的一部小说。叙述一个叫K的外地人,自称是应聘的土地测量员,眼望自己要去的城堡,没有任何的关隘哨卡,却始终未能到达的故事,充分表达了卡夫卡关于“目的属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为路的,不过是彷徨而已”的思想,即“现代人的困惑”。短篇小说《变形记》采取人变为虫的荒诞手法,深刻地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格利高尔·萨姆沙从变形到死去的悲剧,是小资产阶级和下层劳动人民毫无保障的生活处境的写照。《变形记》和一般的描写“变形”的作品(如尤内斯库的《犀牛》)不同。它强调表现人遭到“变形”(即异化)后的心灵痛苦。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批判力量。卡夫卡生活和进行创作活动的时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这也正是西方早期现代主义流派兴起的时期。卡夫卡的创作反映了这一特定历史时代的重要特点——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和社会上的普遍异化。但这一思想内容,卡夫卡是借用荒诞的超现实的艺术形式和扭曲的文学形象来表现的,强调突破表象,直接裸露人和事物的本质,以取得强烈和惊异的效果。他采用的艺术方法和手法,与传统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对后来的许多现代主义流派和作家有深远的影响。卡夫卡作品带有浓厚的寓言色彩。这造成了对他的许多作品解释的分歧。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文学中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