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余音绕梁》经典散文全集

余音绕梁

在黄昏的时候,你若从苏州的大街小巷走过,你也许能再三见到这样一幅情景,一位老人坐于门前,身边或是一方小桌或是一张小凳,上面放一只小小的收音机,里面在唱着苏州评弹,可说是无一例外,苏州的评弹可真是普及到寻常百姓家。也有一些老人,一边听着评弹一边咪着酒,并没有很多很丰富的下酒菜,简简单单的一两样蔬菜,听到得意处,或喝到得意时,情不自禁地跟着哼上一段,那小情小趣真是让人羡慕。你若停下来问其中一位老人,是不是天天听收音机里的评弹,老人未回话,旁边的家人就会告诉你,哪止天天听收音机,每天下午一场书,那是少不了的,赶老远的路去书场,听了回来又抱着收音机听。言辞中似有些微词,有些无可奈何,但更多的是关切之情,这一把年纪的人,大热的天,挤公共汽车去听书,实在也是让小辈担心的事情。可是老人会告诉你,他一天不听书就浑身不舒服,没力气,小辈也只好由他去了。这大概就是评弹迷的一类。老人自己,也许并不会唱,或者唱得不好,可是如果老人有个孙女,也许她就能唱,唱得很好呢。老人回去把孙女叫出来,让她唱,孙女开始也许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后来她一定会唱起来,因为她也许从小在业余平潭学校学过,有几下子。后来女孩兴致来了,会回屋拿琵琶出来,自弹自唱了一段开篇《蝶恋花》,虽然嗓子尚嫩,却也已经唱得字正腔圆,行缓舒徐,很有了些架势。老人在一边听得直是眯着眼笑,不时地说一句,这是徐调,或者说,这一句够味,那一句不正宗,评头品足,十分内行。你若问小女孩是不是受了爷爷的影响才学评弹,小女孩摇头说不是。问她为什么要学评弹,她却是说不出来,好像对这样的问题不解似的,好像你根本不需要提这样的问题,学唱评弹,本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一回我陪一个喜爱评弹的朋友到苏州现在仅存的一家有一定规模也比较正宗的书场——苏州书场去看看,苏州书场的前身,就是光裕公所。光裕公所是由曾经给乾隆皇帝说书,说得皇帝龙颜大开的王周士创办的,奠定了苏州评弹业的基础,使说书成为一种专业。最兴盛时,苏州城里有书场好几十家,评弹艺人数以百计,评弹不仅唱腔曲调动听,而且文字雅俗共赏,所以深得社会各阶层喜爱,广泛流行于苏州城乡。在苏州书场,接待我们的经理说,由于其他各种艺术的冲击,现在的评弹听众和从前是不能比的了,书场现在每天下午有评弹节目,到晚上就是放映电视录像。为了经济效益,采取这种变通的办法,也是无可指责。我们进书场时,场里正在说一回弹词《孟丽君》,我们为不妨碍别的听众,悄悄地找了位子坐下。经理告诉我们,今天上台的是一位颇享盛名的老艺人,我们都庆幸赶得巧。和老艺人搭档的是一位女演员,虽然年轻,却也不逊色。评弹所要求的五到八技,看上去这二位演员也都是演到了家的。这五到即心到、目到、口到、手到、脚到,八技是八种特殊的口技,如擂鼓、吼叫、马嘶、鸟啼、狗吠、吹号等等。我们从他们演出的神形动作上看,真是一投足一举手都是有相当功底的,只可惜所听内容,十有八九不解其意,只稍坐一会儿就告退出来。在经理的引见下,我们来到一位评弹老艺人家,老人的家简朴舒适,和老人清癯的形象完全融成了一体。老艺人向我们介绍了苏州评弹的历史,说到评弹中的各调各派他真是如数家珍,陈调、俞调、马调、徐调、蒋调、张调,不一而足。当我们问到他哪一种腔调为归时,老人笑了,说,各有所长,有的苍劲浑厚,有的委婉低回,有的刚健苍凉。在老艺人的言谈中我们也隐约地感觉到一丝忧虑,这忧虑后来也就变成了我们和老艺人共同的忧虑,那就是为苏州评弹的前景所产生的一点想法。

在清代,苏州曾有这样一个禁令,城里只许唱昆剧,不许唱京戏。所以凡有京戏班子来苏州演出,只能在城外的戏馆里演唱,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只有昆剧才被捧为正宗,视为雅事,城中戏馆都是专供昆剧之用,一般的人能哼上几句昆剧,都觉得这是风雅之事。有的全家皆唱,有的夫唱妇随,也有“小红低唱我吹箫”,时时有悠扬婉转的曲声从宅院中飞出,这真是巷深曲声幽。可见昆剧之于苏州人,曾经是那么重要,而苏州人对于昆剧又是多么推崇。也许是物极则反吧,现在在苏州大大小小数十家戏馆影院,却没有一家是专供上演昆剧的,平时昆剧的演出也是很少很少,少的几乎没有了。在新潮文化涌进这个古老的小城之后,小巷曲声日渐减弱了,但是古老的昆剧并没有因此绝音,许多人都在为拯救这个产生于苏州民间,后经历代戏剧专家改革发展而成的、曾经统领中国剧坛二百年之久、被誉为百花园中兰花的优秀剧种而努力。在二十年代初,戏曲专家吴梅等人倡议于苏州开办昆曲传习所,使昆剧艺术免于灭绝;在五六十年代,一出《十五贯》改编演出成功,又使濒临凋落的昆剧重绽新花。现在,在苏州有振兴昆剧委员会,也有属于昆剧自己的刊物《昆剧艺术》,一些老昆剧艺人亦多次云集苏州,举行会演和学术交流。1982年全国六城市曲社社友欢聚于苏州鹤园,那真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到会七十多人,大家引吭高歌,唱了一整天仍余兴未尽。昆剧艺术大师俞振飞也到现场演唱,七老八十的老曲友纷纷清唱,那情形想来一定十分动人,可惜我们赶不上这样的盛会,只能偶尔到他们聚会的鹤园去故地重游。在鹤园清幽的环境里,我好像又听到了当年曲友们的演唱,典雅悠扬,余音绕梁。

余音绕梁,也只能是余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