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棉
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
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
筑起一座严肃的庙堂,
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
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
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
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
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
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
凋零里只看着你生长;
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
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
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
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
冯至
这是一首十四行诗。
在“五四”以来的诗人中,能够用“十四行诗”创作的有朱湘、梁宗岱、戴望舒、卞之琳等,其中真正取得斐然成就的却推冯至。朱自清就曾把冯至的《十四行集》称之为新诗的“中年”(《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当代诗坛最有影响的诗评家谢冕则认为它“代表中国十四行诗的最高成就”(《历史的沉思》)。在国外,有的人甚至把《十四行集》中的一些诗谱成曲子演唱。不过,在一般的读者群中,由于文化层次较低的缘故,对《有加利树》这样的作品认识得并不充分。
借物言志是中国诗歌的一大传统,以香草美人来自喻是中国诗人常用的手法。如同《十四行集》中的大多数作品一样,《有加利树》表现的是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看法。作者对有加利树的称赞,其实也只不过借此曲折地表达一种人生理想:纯贞的志节,高尚的人品。在这里我们依然可见儒家文化对这位学贯中西的学者诗人的影响。不过在今天看来,这种人格的追求和试图自我完善,仍然有其积极意义。而在当时——四十年代的国统区,则又有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情操。
在形式上,对相当多的中国人来说,这首诗是不一般的。在分段上,它采用法国和意大利商籁的形式,按照四四三三的格式,在音数方面没有采用作者常用的五步淹波律,而是每行九音,严格遵守商籁各式的音数必须相同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