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琼:游冶亭记
贝琼
君子不观山川之胜,无以广其志,宣其文。金陵之山川不一,而冶亭特据会通之地,尽有其胜者乎?洪武三年春,余客金陵,思一至其所,以求吴孙权之故迹。时预编纂《元史》,蚤夜不得休。及史成谒归,虽可游而不暇矣。既抵舍,亲友相过者屡以冶亭为问,而茫然莫知所对,心亦窃悔之。
六年,复征为国子助教。以为必偿向之所愿,而日与诸生讲肄,安敢舍其所事以遂吾私哉!五月朔,有一日,休沐之暇,遂与二三子道出虹桥,西过朝天宫,而所谓冶亭者始获登焉。
亭在宫中之土山上。山有三亭,由冶亭而东曰钟英,由钟英北折而西曰飞龙。飞龙者,元文宗出居金陵时所构。及嗣位,道士陈玉林名亭以荣之。岁久,与钟英俱毁。惟冶亭抗于古木丛筱间,亦无黔垩丹漆之饰矣。
是日也,夏雨初止,四无留云。东望钟山,高插天半,而蟠龙之势蜿蜿蜒蜒,欲挟云而上下。其西则大江隐隐然,白引一丝,依山而东。江右诸山起伏向背者,又若青芙蓉万朵,历历可数。而北山石皆玛瑙色,方旦时,与日光霞气相射,盖亦钟山之僎介乎!近有民庐万区,鳞次栉比,及南北二塔屹然对峙。金陵之奇观,毕效于兹矣。
境与心会,久而忘返。不知役役埃其中者,知有此乐否也?因为之叹曰:昔六朝皆国金陵,若凤凰台、谢公墩,已湮于荒烟野草,而冶亭翼然尚存。余幸得一寓目其上,不可以无述,乃各赋诗一首,且志游之始。
明洪武六年(1373)五月,贝琼在京城金陵任国子助教。当时正值初夏,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他与几个朋友、学生一道步出虹桥,登上向往已久的冶亭,写下了这篇《游冶亭记》。
冶亭的所在地,是古代的冶城。相传吴王夫差曾在这里铸造铜铁兵器及日用器皿,所谓“欧冶干将俱寂寞,一痕青认冶城山”,即主此说。三国时,它是东吴孙权的冶铸之所,因以为名。东晋谢安曾与王羲之登冶城,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晋太元十五年(390),建佛寺于此。以后又废为别苑,修筑了楼榭复道,与宫城相连接。又曾改建为道观。宋太宗雍熙年间,冶城故址建起了孔庙。元时为永寿宫,元文宗图帖睦尔出居金陵时,常到这里游赏。明初改为朝天宫,是百官朝士修习朝贺礼仪的场所。冶城的历史,是金陵城乃至中国大地千百年人世沧桑的缩影。当贝琼登临其上时,他怎能不浸染着深沉的历史感,因而寄慨万千呢?
然而作者的笔触主要在于描写金陵山川的壮美。从近处看,这里曾经还有过两处亭子,而当作者登临时,却只有冶亭以它古朴无华的雄姿挺立于古木竹丛之间!登亭远眺,四面景观尽收眼底:东方巍然耸峙的钟山,好似挟带着云气的游龙自天而下;西边的长江之水如丝如练,在天际隐约曲折,依山东逝;江南的群峰攒翠,好似万朵青芙蓉,在阳光下或明或暗,色彩纷呈;北面的山石呈现浓重的玛瑙色,在旭日朝霞中闪烁辉映,与虎踞龙盘的钟山相对,好似宾客进见主人似的。冶亭四周鳞次栉比的民房,卓然其上的南北两座铁塔,更为古老的金陵城增添了神奇的景观。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多少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叹赏讴歌的文字!南朝谢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赞美、唐代李白“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的吟赏,都在对山川壮美景致的描写中,深深融进了丰富的情思。《游冶亭记》的作者对此深有体会,他在文章一开始就说:“君子不观山川之胜,无以广其志,宣其文。”志为心思,文为心声。借江山胜影,抒发内心情志,这同样是贝琼写作此文的目的所在。
为了表达登临冶亭的心灵感会,为了揭示其中的历史寓意,作者有意将冶亭与凤凰台、谢公墩、飞龙亭进行了对比。凤凰台在金陵城的西南隅,传说南朝宋元嘉年间,有凤凰飞集于此,因以为名。谢公墩在冶城山的西北角,因东晋谢安、王羲之登临而得名。而飞龙亭,则是元文宗称帝前所构筑。作为历史陈迹的凤凰台、谢公墩,早已湮没于荒烟野草,前朝的飞龙亭、以及相邻的钟英亭也都已崩毁一空。只有冶亭尚存,留待后人瞻仰。蕴涵其中的不仅仅是“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式的历史叹息,它还包藏着某种历史的哲理,留待人们去思考、寻味。
作者有诗记这次游赏。诗中形容道:“仙宫(指朝天宫)有山如虎蹲,石古不洗泥沙痕。山头冶亭久寂寞,日夜云烟相吐吞。”在这块土地上,六朝兴亡相续。那些当年不可一世的英雄早已追逐流水而逝去,连同他们历史的陈迹也已泯灭殆尽。有感于此,贝琼曾情不自禁地唱道:“东南形胜此第一,拟问六代英雄魂!”在这里,冶亭成为一个象征,成为历尽沧桑的历史见证。它褪尽饰色,朴质无华,翼然独立于冶城山的古木竹丛中。这其中寄蕴的历史及人生哲理,不是很能发人深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