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耿红炎
茅盾
清早起来,就走到那座小石桥上。摸一摸桥石,竟象还带点热。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晚快边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天快亮的时候,这桥上还有两三个人躺着,也许就是他们把这些石头又困得热烘烘。
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然而太阳的威力好象透过了那灰色的幔,直逼着你头顶。
河里连一滴水也没有了,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乌龟壳似的。田里呢,早就象开了无数的小沟,——有两尺多阔的,你能说不象沟么?那些苍白色的泥土,干硬得就跟水门汀差不多。好象它们过了一夜功夫还不曾把白天吸下去的热气吐完,这时它们那些扁长的嘴巴里似乎有白烟一样的东西往上冒。
站在桥上的人就同浑身的毛孔全都闭住,心口泛淘淘,象要呕出什么来。
这一天上午,天空老张着那灰色的幔,没有一点点漏洞,也没有动一动。也许幔外边有的是风,但我们罩在这幔里的,把鸡毛从桥头抛下去,也没见它飘飘扬扬踱方步。就跟住在抽出了空气的大筒里似的,人张开两臂用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进来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
汗呢,只管钻出来,钻出来,可是胶水一样,胶得你浑身不爽快,象结了一层壳。
午后三点钟光景,入象快要干死的鱼,张开了一张嘴。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不折不扣一条缝!象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的时候一样,透不进一丝儿风。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然而中什么用?
象有一只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象是这巨人已在咆哮发怒越来越紧了,一闪一闪满天空瞥过那大刀的光亮,隆隆隆,幔外边来了巨人的愤怒的吼声!
猛可地闪光和吼声都没有了,还是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
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
你会猜想这时那幔外边的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你断得定他还要进攻。你焦躁地等着,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
可是你等着,等着,却等来了苍蝇。它们从龌龊的地方飞出来,嗡嗡嗡的,绕住你,叮你的涂一层胶似的皮肤。戴红顶子象个大员模样的金苍蝇刚从粪坑里吃饱了来,专拣你的鼻子尖上蹲。
也等来了蚊子。哼哼哼地,象老和尚念经,或者老秀才读古文。苍蝇给你传染病,蚊子却老实要喝你的血呢!
你跳起来拿着蒲扇乱扑,可是赶走了这一边的,那一边又是一大群乘隙进攻。你大声叫喊,它们只回答你个哼哼哼,嗡嗡嗡!
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那里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
你汗也流尽了,嘴里干得象烧,你手里也软了,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
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轰隆隆,轰隆隆,他胜利地叫着。胡——胡——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人身上象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
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
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响些吧!
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茅盾三十年代的抒情短章,一扫二十年代末苦闷、迷惘的调子,代之以鲜活蓬勃的朝气、睿智而明晰的思考和开朗乐观的战斗情怀。《雷雨前》、《黄昏》、《沙滩上的脚迹》便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雷雨前》最初发表于一九三〇年九月。当年四月,旅居日本东京的茅盾,经过痛苦的反思,终于决然排遣开苦闷的迷雾,返回祖国,重新以战士的姿态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当时正是中国最黑暗的年代。国民党反动派对内实行法西斯暴政,在军事上、政治上、文化上疯狂围剿革命力量;对外妥协退让,致使日寇乘机步步进逼。中国,简直是座人间地狱。然而,“地火在运行”,风暴在酝酿,革命力量不可阻挡地深入发展着。在严酷的政治气候中,作者如一只敏于风雨的鸟,疾声呼唤雷雨的降临,《雷雨前》便是作者在“酷热”中满怀激情唱出的一支迎接大雷雨的战歌。作品用象征手法描写雷雨前燥热沉闷的感受,以所见所感象征当时的社会情状,在揭露国民党高压统治的同时,展示了革命与反革命的殊死较量,充满自信地预示了革命必胜的光明前景。
作品以象征作为主要艺术手法,用“灰色的幔”象征黑暗统治,以“苍蝇”“蚊子”象征统治者的帮凶,“蝉”象征形形色色的投机分子,“幔外的巨人”象征革命势力,大雷雨的到来象征革命高潮的兴起。这些象征形象的汇合,构成了恢宏壮丽的意境,充满着革命理想主义的憧憬和光采。全文自然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雷雨前难耐的干燥闷热。作者从清早写起,以桥石的烘热来衬托天气之闷热。接着又将视线拉开:河床龟裂了,田里干裂的沟如“扁长的嘴巴”吐着白烟,人燥得毛孔闭塞,阵阵泛呕。这种对于干旱燥热天气的多角度渲染,正是为了象征严酷的社会现实。
第二部分集中展示了雷雨前两种力量的殊死搏斗。作者按时间顺序从清早写到上午,又从上午写到午后三点钟。那“灰色的幔”将天空更严密地罩住,人跟住在“抽出了空气的大筒里似的”,汗水变成了胶水,缠得人“象快要干死的鱼”。
在这生命就要窒息的时刻,幔外持刀的“巨人”出现了!它携着闪电雷鸣,奋力划破了“灰色的幔”。然而幔又很快合拢来,再劈开,再合拢!这里,作品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两种力量在激烈交锋,谁胜谁负一时难见分晓。
就在人们翘盼巨人再次进攻时,却来了一群丑恶的“苍蝇”和吸血的“蚊子”。它们预感到灾难将临,于是轰然出动,助纣为虐。作者以辛辣的笔活画出这群帮凶、帮闲无赖可憎的嘴脸。“蝉儿”在树梢头唱高调,似乎也不堪这沉闷,但雷雨果真到来,它们又要吓破了胆。
天加倍闷了,“幔”加倍厚了,恶势力已猖獗到极点!
在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浪漫主义的想象,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描绘了一幅震撼人心的壮丽画面!光明与黑暗进入了白刃格斗,只见巨人的刀光在“霍霍”飞舞,“猛可地电光一闪”,幔外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骤然间,风雷顿作,暴雨将倾,象征革命力量的势不可挡,启迪人们联想到一场剧烈的社会革命的高潮即将来临的现实情景。最后,作者高呼:“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作品的思想升华到一个光采四射的艺术境界,以高强的音符收束全文
作品不仅成功地运用象征手法创造出了诗的意境和形象,而且以色彩鲜明的比喻和拟人,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这是一首高昂的政治抒情诗,它那风雷般震撼心灵的诗情,鼓舞人们信心百倍地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