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苍茫》鉴赏

作者: 田锐生

唐大同

夕照中,江水的蜿蜒、浩荡,山峦的迤逦、峻峭,伸向远方的迷濛,伸向远方的飘逸和神秘……

袅袅晚烟和江面刚刚飘起的夜雾,给暮色又罩上一层朦胧。江流、山色和远天,隐没在朦胧的苍茫里……船帆和号子、轮机和汽笛,以及历史和现实,都隐没在朦胧的苍茫里……

一个时代的繁忙嘈杂喧嚣……都隐没在朦胧的苍茫里。

大佛——山岩垒起的大佛和信仰垒起的大佛,也隐没在朦胧的苍茫里。看不见大佛的时候,更加感到大佛的存在。面对历史的苍茫、现实的苍茫、未来的苍茫,稳重而深邃。

滚滚涛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在向时代向现实诉说什么呢?

江天的空旷,因船帆汽轮的奔驰,因号子、汽笛的昂扬,因历史和现实的存在、发展,因山色的郁郁葱葱和大佛的高矗慈祥庄严而显得充实。

一代代纤夫的足迹在哪里?跋涉者前仆后继的不朽足迹在哪里?

苏轼的足迹、陆游的足迹、黄庭坚的足迹……诗的不朽的足迹在哪里?

苍茫里回旋着雄浑的气势。雄浑中,是郭沫若的女神在呼唤吗?

蓦地,满城灯火大放光明,算是一个明亮的回答。

1987、1、10

夕阳为江山涂完最后的一抹血红之后,仍迟迟不肯离去。但袅袅晚烟和湿漉漉的夜雾已被沿江的气流轻轻托起,使得夕照中的江山显得更加迷濛和神秘。诗人摒弃都市的喧嚣,摆脱世事的缠扰,信步登上高山之巅,来品味这苍茫暮色的宁静与悠远,来放飞自己绵长而深邃的思绪。

历史从远古走来,象一曲永无休止的不朽乐章。诗人站立江边,滚滚的涛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她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千曲百折奔向文明之海。这难道不正是人类历史长河的象征吗?因此,诗人在这苍茫而朦胧的暮色里,仰望空旷的江天,历史的画面伴随着机轮昂扬的汽笛,一幅幅地出现在想象的屏幕上。一代代劳动人民正是这条历史长河上的纤夫。他们平凡而伟大,他们用粗大的赤足和坚实的背脊,牵拉着这沉重的历史巨轮,在陡峭的石崖上留下了串串不朽的足迹。苏轼、陆游、黄庭坚等历代诗仙哲人,在纤夫们雄壮的号子声中,奔涌出他们的千古绝唱,成为人类历史上珍贵的精神财富。然而,这些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并没有为自己建造起高高的丰碑,他们象暮色中的大佛一样,都“隐没在朦胧的苍茫里”。此景此情,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悲凉的情怀,导入一种“逝者如斯”、人生短暂的感伤境地。然而,诗人一扫过去文人墨客的那种常见的低沉情绪,在这苍茫暮色里,感受到滚滚涛声的雄浑气势,听到的是郭沫若的女神在热切地呼唤。尤其诗篇的结尾,更是显示出诗人乐观向上的情怀。用“大放光明”的满城灯火作为这次对历史和人生追思的归宿,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一代代纤夫和一辈辈诗人的足迹究竟在哪里呢?那万家灯火闪射出的现代文明,不正是他们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吗?

整篇作品短小精致,意蕴深邃,在动静交织的景色描写里,浸淫着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进而暗示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实乃一篇耐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