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8】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洪子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42万字,2015年10月第1版,48元)
△系“三联讲坛”文库之一,精选一批有特色的选修课、专题课与有影响的演讲,据现场录音整理成书。这本书分七讲:①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②立场和方法;③断裂与承续;④“当代文学”的生成;⑤文学体制与文学生产;⑥当代的文学“经典”;⑦当代文学的“资源”。
○时间过于靠近,心理、情感缺乏距离,就容易看不清、过于情绪化。唐弢讲当代不能写史。
○缺乏时空的一定距离,研究者获得超越眼界会比较困难,容易就事论事。身处其中,感情、经验上的一些因素,会成为一种束缚。
○胡风等人在创作思想上强调痛苦、欢乐、追求和梦想。
○韩毓海认为:“只有具体、细致地了解‘秩序’如何生成、确立和转化,知识分子才能有所作为,批判和介入都不是依凭那种酒神式的激情和流于一种姿态”。
○毛泽东说过,我们不要怕教授,教授有什么可怕的?自然科学的教授还有点学问,社会科学教授有什么可怕的呢?
○作家究竟是一个社会批判者,一个“公共知识分子”,还是一个文学写作的“手艺人”?“解答一切难题,克服一切障碍,完成一切探索”?
○异化问题,不仅是哲学、社会学、政治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而且和文学问题有关。
○一种抽象的东西融进了他的面孔,融进了他的生命,逐渐变成他的灵魂,慢慢地他就变成了一种“思想的图像”。这是他献身的那种力量不断作用的结果。这种力量是崇高的,但同时又是令人窒息的、无情的。(《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