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柳宗元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一
破额山下碧玉般的江水在奔流,诗人在遥远的江岸停下木兰舟。
春风吹拂送来无限美好的情意,多想采苹花相赠无奈不得自由。
二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出生于长安。唐宋八大家之一,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勇于改革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与韩愈并称“韩柳”。
二十六岁被任命为集贤殿正字,职责是校勘整理图书,有机会博览宫廷藏书。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这年八月改元永贞元年)正月,李诵即位,早年入侍东宫陪太子李诵下棋读书深得信任的王叔文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实际掌握了朝中大权。柳宗元被越级提升为正六品的礼部员外郎,时年三十三岁。
王叔文和柳宗元等人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史称“永贞革新”。这些措施直接触犯了宦官、藩镇和官僚集团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击,迫使顺宗李诵退位。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次年被杀),王伾为开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韩泰为虔州司马,陈谏为台州司马,韩晔为饶州司马,凌准为连州司马,程异为郴州司马,韦执谊为崖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被贬到更加僻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去做刺史,尚存活的韩泰任漳州刺史,韩晔任汀州刺史,陈谏任封州刺史。
刘禹锡也被贬播州(今贵州遵义)。柳宗元认为播州是烟瘴之地,非一般人所能居住,况且刘有高龄老母,决定上奏用自己被派任的柳州和刘禹锡的播州交换,其他大臣也为刘禹锡说情,刘禹锡才被改任连州(今广东连县)。
柳宗元初到柳州写下了《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柳宗元贬谪于大荒之地,音书难通,彼此隔离,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无法互通音信,真是最伤心的事情。
元和十四年(819),柳宗元病逝于柳州,时年四十七岁。好友刘禹锡整理其遗稿,编成《柳先生文集》。韩愈作《柳子厚墓志铭》。
三
“曹侍御”,名字未详。侍御,官名,侍御史的简称。主要职责是弹劾非法,督察郡县,或奉使出外执行指定任务。曹侍御可能是柳宗元朝中好友,可是因柳贬谪在此,不便相见,只寄诗给柳宗元。
象县(唐时柳州所辖县,县治在今广西柳州东北六十五里)。
“木兰舟”,用木兰树造的船。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为船的美称。
“潇湘”一带,是屈原行吟之地。“潇湘意”,化用屈原《湘君》、《湘夫人》意境,描写湘君和湘夫人彼此相思,在湘江一带互相寻找,表达彼此思念又不能会面的情意,把自己与曹侍御彼此思念之情表现得迷离朦胧。
第四句反用柳恽《江南曲》诗意,抒写了身不由己的苦衷,相思却难相见的怅惘。“欲采苹花”,用《江南曲》诗意:“汀洲采白苹,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南朝梁柳恽《江南曲》)怀念故人,无限相思而不能见,就想到采苹相赠,可是“不通”,“隔”,无由得见,包含着无限的情思。
前两句遥想友人行迹,后两句写自己情意无限,情深词清。采苹相赠,却无由达到,表明相思而不能相见。
四
元好问认为,柳宗元深受谢灵运的影响:“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红色琴弦极美,透过声音知道弹琴的人的内心真正传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这才是知音。没有一个共鸣的心,所以是寂寞心。
只有心心相印,以心正心,才能捉到触摸到当时的感觉,也许这是唯一的途径:以心感知。
一片忠君之心不被人识,正如同屈原。有言外之意,还可以引申,对朝廷忠心,而不被识,无人赏识之心,却是当时寂寞心。
从生理学上讲,心作为方寸之地,自然放不下天地万物,但却可以用思想和情感把握宇宙天地。作为个体的人,心是打“通”人与天地的桥梁。
作为个体,千差万别,其间相通的是心灵。孟子引述孔子“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人心如此微妙,出去回来,没有一定时候,没有人知道它的方向。
红楼梦是曹雪芹晚年极穷时,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只有八十回。岂不寂寞?项羽当四面楚歌时,岂不寂寞?李煜“锁清秋”,岂不寂寞?
织女星不寂寞?牵牛星不寂寞?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岂不寂寞?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少妇岂不寂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岂不寂寞?
无可奈何花落去,岂不寂寞?似曾相识燕归来,又开彼岸花。古人的诗句,留下的是一种心心相通的感觉。种子的信念平淡到让人忍无可忍,寂寞至极,而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