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减灶
孙膑减灶
【原文】
孙膑胜庞涓之事,兵家以为奇谋,予独有疑焉,云:“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方师行逐利,每夕而兴此役,不知以几何人给之,又必人人各一灶乎?庞涓行三日而大喜,曰:“齐士卒亡者过半。”则是所过之处必使人枚数之矣,是岂救急赴敌之师乎?又云:“度其暮[1]当至马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2],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遂伏万驽,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钻[3]火烛[4]之。读未毕,万驽俱发。”夫军行迟速,既非他人所料,安能必其以暮至,不差晷刻[5]乎?古人坐于车中,既云暮矣,安知树间之有白书?且必举火读之乎?齐驽尚能俱发,而涓读八字未毕。皆深不可信,殆好事者为之,而不精考耳。
【注释】
[1]度其暮:估计快到了天黑。[2]白而书之:削去树皮,然后再白色的树干上写上字。[3]钻:取用。[4]烛:动词,照亮。[5]不差晷刻:时间不差分毫。
【译文】
对于孙膑战胜庞涓的战役,军事家们认为此战役是用了巧妙的计谋,唯独我对此有些疑问。史书曾记载:“齐军进入魏国领土时挖出了十万个炉灶,第二天挖出了五万个,第三天挖出两万个。”在军队前进追逐利益的过程中,齐国军队每天晚上都要干相同的事情,不知要用多少人来供应所需物品,难道还必须每人各挖一灶吗?庞涓行军三天后高兴地说:“齐军逃亡的士兵已经超过半数了。”这就是说,军队所经过的地方一定会派人一个个清查炉灶数目,这难道是急救危难而奔赴敌人的军队吗?史书又记载到:“估计庞涓会在天黑时赶到马陵,于是派人削掉树皮,在树干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埋伏下一万弓弩手,约定天黑时看见火把时一起向其发射弓箭。果然天黑的时候,庞涓来到削了皮的树下,看见树干上写的字,点火照之。还没有读完上面的字,万箭一同向他射来。”军队前进的速度,并不是他人所能预测到的,怎么又能确定庞涓一定会正好在天黑时赶到这里,不差一点时间呢?古人坐在车中,既然说是天黑的时候,怎么又会知道树干上有字,而且还一定要点火照亮来看呢?齐军弓箭手还能同时发射,而且庞涓连八个字都没读完。都是不能让人相信的啊,恐怕是好事的人编造的,而且人们不曾作精密考证罢了。
【评析】
孙膑战胜庞涓的这一战,军事史上称为“马陵之战”,战场在今天河南省濮阳市莘县大张家镇附近。在这一战中,孙膑运用《孙子兵法·计篇》所说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及《兵势篇》所说的“以利动之,以卒待之”等原则,用“减灶添兵”的计策,大打心理战,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一个经典战例。其具体的战役过程,记载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然而作者通过自己的推理,认为史书中的记载是虚构的。首先提出的质疑是,齐军不可能每个人挖一个灶,魏军也不可能一个一个去数灶。这就暴露了作者对军事的无知。中国古代的军事理论是非常发达的,除了《孙子兵法》这样的战略艺术着作,还有大量关于如何行军、如何布阵、如何扎营、如何传递消息的规定,其中当然也有炊事员如何做饭的规定。所谓“十万灶”,并不是十万个灶,而是供十万人吃饭的灶。
考古学中有个技巧,在古代家庭遗址中如果能找到锅和碗,那么用锅的容积除以碗的容积,就大致是家庭的人口数,这是因为每个人每餐大致吃一碗饭。同理,根据灶的大小,就能推断出锅的大小,以及一锅饭够几个人吃。而且军队中的灶不能乱挖,一定是排列整齐的,有经验的老兵很容易就能判断出一片土地上的灶坑能供应多少军队。何况据说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他们行军扎营的方式一定十分类似。但是孙膑更聪明一些,肯定是用一个灶煮几锅饭的方法,既保证队伍的伙食,又迷惑了对手。孙膑的老家在离马陵六十里的鄄城,他对这一带的地形非常熟悉,所以才能以空间换取时间,不怕多挖几个灶,多烧几把柴耽误时间,也能牵着魏军的鼻子走,把敌人领进伏击圈。其他如所谓的“暮至”,可能从黄昏一直到凌晨,是一段颇长的时间,不是“不差晷刻”。而古人的战车也和后代的座车不同,四周是没有挡板的,视野上和步行无异。凡此种种,可以看出作者的质疑并不是十分有力。作为一部史书,《史记》的记载还是比较真实的。我们对古书当然可以有所质疑,但“大胆假设”后还要“小心求证”,不能随意给他人下“好事不精考”的断语,这不符合科学的精神,也是作者的一个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