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章第三
【原文】
在上不骄[1],高而不危[2],制节谨度[3],满而不溢[4]。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5]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6]也。
【译文】
身居高位而不骄傲,那么尽管高高在上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俭省节约,慎守法度,那么尽管财富充裕也不会僭礼奢侈。高高在上而没有倾覆的危险,这样就能长久地保守尊贵的地位。资财充裕而不僭礼奢侈,这样就能长久地保守财富。
【注释】
[1]在上不骄:在上,诸侯为一国之君,地位仅次于天子,而在万民之上。骄,自满,自高自大。
[2]高而不危:高,言诸侯居于列国最高之位。危,危险。
[3]制节谨度:制节,指所有开支费用节约俭省。谨度,指行为举止谦逊谨慎而合乎典章制度。
[4]满而不溢:满,充满,这里指国库充实,钱财很多。溢,水充满容器而漫出。这里指奢侈、浪费。
[5]贵:指政治地位高。
[6]富:指钱财多。
【解析】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就像处在坐标系中的点由其横竖坐标决定一样,由其社会关系决定着。通俗地讲,一个人的职位越高他所承担的责任就越重大,对上对下的责任是免不了的。这里以上奉天子之命,下受民众的拥戴诸侯为例,说明只有不骄不躁、谦虚谨慎,才能够长久的平安、富贵。在现代社会中可以说是一方的行政长官,或者极有影响力的大众人物,都应该从这句话中得出启迪。
典例阐幽
孝行感天动地的重华
舜,远古帝王,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瞍及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弟弟象,多次谋害他,但舜聪明过人,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比如瞽瞍让舜去修补谷仓仓顶,却从下面纵火烧谷仓,舜手持两个斗笠乘风跳下而逃脱;又让舜掘井,待井掘深,瞽瞍与象却用土填井,舜另掘地道,再次脱险。
话说舜在一家人的如此这般对待自己之后,却毫不嫉恨,仍对父母恭顺,不失孝道,对弟弟始终慈爱。于是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当舜在历山耕种时,有大象替他耕地,有鸟儿代他锄草。这般奇迹又被人间帝王尧所听闻,就带领百官去看望舜,并让自己的九个儿子来侍奉他,还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任命他为宰相。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了他的继承人。
舜帝做了王后,他的后母因为年迈,眼睛就像他的父亲一样也变瞎了。据说舜帝抱着他的后母的头,用他自己的舌头舔她的眼睛,最后他的后母眼睛复明了。
如果我们抛开传说里虚构的一面,来看这个故事里的“孝”,对现在的人们来说,不无现实意义。舜对家人的祸心的不嫉恨,体现的是一种宽恕的精神,一种隐忍的精神,于是就有“忍人之所不能忍”,最终“成人之所不能成”的人生智慧。这对于一个要掌管天下的帝王来说,就是一个很必要的条件,既然尧要禅让给一个能把天下管理好的人,舜的行为当然说明了他是一个不错的人选。而作为一国之君,舜的孝行更能够感染百姓,为社会渲染一种良好的风气。事实也证明舜帝治理的国家百兽率舞、四海乘风,一片莺歌艳舞的气象。成为了历史上最有名的有德之君之一。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刘伯承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由于过度劳累和贫困生活的折磨,身患肺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为了给父亲买口棺材,借了四十吊钱的高利贷,这样,使本来就十分贫困的家境无异于雪上加霜。父亲去世以后,年仅15岁的刘伯承就和母亲一起承担全家七口人的生活重担,并且成了全家的主事人。他主动替母亲分忧,能自己做的事情从不让母亲去做,家里的大事小情、里里外外全靠他去张罗。
虽然一家人勉强度日,但生活上的安排还是井井有条,刘伯承每天天刚放亮起床,日落之后才回家,精心地侍弄家里的那几亩薄田。虽然每天起五更睡半夜地出力流汗,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劳动,但终因土地贫瘠,一年下来也就只收四五担毛谷,除了还债基本上就没有多少剩余了。全家人只能靠吃糠咽菜勉强度日。母亲为此长吁短叹,刘伯承就经常安慰母亲说:“我们家里现在虽然很困难,但只要勤奋,就有希望。”母亲说:“这谈何容易啊,我是心疼你呀孩子。你这么小,家里的担子都压在你的身上,母亲心里难受啊!”伯承笑呵呵地说:“母亲您放心吧,您别看我年纪小,可我身子骨结实,有使不完的劲。”母亲知道这是儿子在为自己树立生活信心,但是她也不想把儿子拖累在家里。于是,她对伯承说:“你父亲经常讲,好男儿志在四方,你不能一辈子总这样在这里忙活着,应当到外边的世界去闯一闯。要想干出点名堂来,千万不能把读书放下,没有文化到什么地方也吃不开。”伯承听了母亲的话,心里非常受用,家里的生活如此困难,母亲不是让他长久地留在家里,减轻她的负担,而是督促他学习,到外边发展,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多么高尚的品德,只有母亲才有这么宽广的胸怀。
打这以后,他更加忘我地劳动了,还锻炼了灵活的经济头脑。每天除了种好家里的几亩田外,他还利用闲暇时间到有钱的人家里打短工,挣几个铜板或换几升米回来,这样就能改善一下家里的伙食。可一到农闲时,他就特别着急,因为这个时候,没有人家需要短工,他就把眼光投到别的地方,寻找挣钱的门路。当他听说御河沟煤厂用人挑煤时,他心里很高兴,回家就与母亲说了,可母亲说什么也不想让他去,对他说:“孩子呀,你不能去干那个活,御河煤厂离咱家20多里路,这一去一回就得50里路,再挑一天煤,你受不了呀,压伤了身体可是一辈子的事。”伯承一听母亲不同意,知道是为自己好,可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挣钱的机会,怎么也不能把机会放过。于是,他向母亲表态自己会多加注意的,母亲无奈,只好答应了他。
伯承为了每天多挑几趟,天不亮就起床,可晚上一回到家里,肩膀磨破了一层皮,钻心的疼,两条腿就像灌了铅,每走一步都很费劲,腰酸背疼简直难以忍受,可他怕母亲看了难过,总是装着一身轻松的样子。
一代名将孝子心
在许世友的一生当中,占有绝对重要位置的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他的母亲。“活着尽忠,忠于毛主席;死了尽孝,替老母守坟。”这便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许世友的母亲许李氏,是一位老实、善良的山区劳动妇女。1905年2月28日,许李氏生下了她的三伢仔许仕友(红军长征后,毛泽东为他改名为许世友)。就是这个三伢仔,由于吃不饱,穿不暖,更别提营养了,那小胳膊小腿瘦得简直如同柴火秆,直到两岁多了,连站都站不稳。时逢连年灾荒,一家九口,缺衣少食。许世友的父亲许存仁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准备以两斗稻谷把三伢仔卖给人贩子,许李氏不顾一切地扑了过去死活不放手,三伢仔最终没被卖掉。
许世友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使得支撑门户和抚育子女的重担全部落在了他母亲的肩上。在童年许世友的心目中,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了不起的人。许世友以后那倔强、果断、勤俭、自立的个性,大都得益于母亲以身示范的启蒙。
许世友8岁那年,为了吃上一口饭,活上一条命,母亲把他交给了一个慈眉善目的少林高手,让他到嵩山少林寺打杂学艺。就要分手了,母亲从手上脱下那堪称家中唯一财产的她当年的陪嫁品——一副银镯子,交给她的三伢仔,叮嘱道:“今后有娘的这副镯子在你身边,你就不会想娘了。记着,好好用功学艺。”
到了少林寺之后,老方丈告诫他:“家有家法,寺有寺规。入寺要受戒,受戒就要削发为僧,灭七情,绝六欲,不认爹娘……”许世友一听就急了,忙道:“师父,俺来学艺练武就是为了俺娘,往后养娘。你要是不让俺认娘那俺就不学了,俺这就回家去。”老方丈道:“念你对母一片孝心,又是远道而来,就在这里做个杂役吧!”
自此以后,许世友开始了少林寺的杂役生活。8年后,16岁的许世友艺成返家。母亲见昔日的三伢仔长高了,也壮实了许多,她那飘着缕缕白发的脸庞上,流露出幸福的微笑。
许世友从少林寺归家后没多长时间,恶霸少爷李满仓无故寻衅闹事,殴打大哥,污辱母亲,许世友非常愤怒,仅两拳就打得那小子去阎王爷那报到了。许世友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决定离家出走。临走前,他从内衣口袋中掏出8年辛苦换来的20块大洋,双手敬给母亲。可是,当他在追赶的狗吠声慌慌忙忙中跑出村外时,却发现他给母亲的20块大洋又回到了自己的小包袱中……后来,许世友当上了农民敢死队的队长,上木兰山打游击去了。还乡团举着屠刀回来了,母亲带着儿女们东躲西藏,吃尽了苦头。在大别山的一片野林里,许世友背着大刀找到了母亲,“扑通”一声跪下:“娘,孩儿不孝,俺参加革命连累您了。”“傻孩子,别说这些。共产党好,共产党报了咱家的世代深仇。你参加革命,娘心里高兴。”
红四方面军要西征了,刚办完婚事的许世友接到了去往前线的命令。许世友又跪在母亲面前说:“娘,部队要走了,今夜就出发,你让俺去吗?”母亲先是吃了一惊,继而缓缓说道:“娘不拦你,你去吧!”这次一别就是十多年,直到1948年初秋的一天,许世友的母亲才从当地党组织负责人那里得到她的三伢仔的消息:“世友同志没有牺牲,他现在担任解放军山东军区司令员,正率部辗转于山东大地……”
不久,远在济南的许世友收到了母亲捎来的书信,还有布鞋、鞋垫等物,他那思念母亲的感情像闸门一下打开了。一星期后,许母便被儿子派人接到了泉城。
对于儿子的孝敬,母亲当然感到十分高兴。可是,过了一星期,母亲就住不下去了。她不习惯这里的生活。儿子理解妈妈,更敬重妈妈。他愿意满足妈妈的一切愿望。于是,许母又回到了大别山下那个小村子。
1957年冬,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这是许世友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回乡,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与母亲相见。
那一天下午5时左右,许世友刚跨进家门就轻轻地喊了一声:“娘。”
许母一听到这再熟悉不过的声音,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惊喜地打量着这个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儿子,喃喃地说:“噢,真是我那三伢仔呀。”许世友紧紧地搂扶着年迈慈祥的母亲,双眼闪动着不易轻弹的游子泪。
离别的时候,许世友用他那双厚实有力的大手,拉着母亲久久地说不出一句话。还是母亲先开口了:“孩子,你放心地去吧。”
许世友含着泪水安慰母亲:“娘,您放心,俺还会回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说完,他举起右手向母亲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不想这一别,竟成了母子俩的最后一别。
1985年10月22日,一代名将许世友在南京逝世。10月26日下午,受党中央领导同志委托,王震将军向许世友将军的遗体沉痛告别,并转达了中央对许世友后事的处理意见:许世友同志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许世友同志土葬,是毛泽东主席生前同意的,邓小平同志签发的,这是特殊中的特殊。
共和国两代伟人,满足了许世友将军死后完尸土葬,伴母长眠的要求。在父母合葬墓东北面约50米的地方,耸立着许世友将军的陵墓,墓碑上仅有简单的7个字:“许世友同志之墓。”
许世友终于又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原文】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1],而和其民人[2],盖诸侯之孝也。《诗》云[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4]。”
【译文】
能够紧紧地把握住富与贵,然后才能保住自己的国家,使自己的人民和睦相处。这就是诸侯的孝道啊!《诗经》里说:“战战兢兢,谨慎小心;就像身临深渊唯恐坠陨;就像脚踏薄冰唯恐沉沦。”
【注释】
[1]社稷:社,祭祀土神的场所,亦代指土神。稷,为五谷之长,是谷神。土地与谷物是国家的根本,因而,“社稷”便成为国家的代称。
[2]和其民人:和,动词,使和睦。民人,即人民,百姓。
[3]《诗》:即《诗经》。汉代以前《诗经》只称为《诗》;汉武帝尊崇儒学,重视儒家著作,为《诗》加上“经”字,称为《诗经》。
[4]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谨慎的样子。临,靠近。渊,深水,深潭。履,踏,踩。
【解析】
在古代,诸侯的职责就是:上奉天子之命,以管辖群众;下受民众的拥戴,以服从天子。他负责处理一个诸侯国的所有要政,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这种地位极容易犯欺上瞒下的错误。犯了这种错误,不是遭到天子的猜疑,便是引起民众的怨愤,那么他的荣华富贵也就快要结束了。所以,诸侯应以谦逊谨慎、不骄不奢的态度,遵守法律法规,节约吃穿用度,来长久地保持自己的富贵,保全自己的国家,庇护一方人民,使人民和睦快乐。“不危不溢”“长守富贵”,是诸侯立身行远的长久之计;居上不骄和制节谨慎的作风,才是诸侯当行的孝道。
典例阐幽
尽孝的方式不拘一格
臣下对君王应该是尽孝尽忠,但是君王也应该“在上不骄”。如果君王无道怎么能够让臣子忠服于他呢?
晏子是春秋时的齐国人,就是“晏子使楚”的故事的主人翁。晏子生活在春秋时代,比孔子大概早30年。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他辅佐了齐国三代君王,为齐国的强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还留下了《晏子春秋》这本书。
在《晏子春秋》中,记载了一段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讨论的是君臣之间的关系。齐景公问晏子作为忠臣应该怎么侍奉国君呢。晏子说:“君有难不死,出亡不送“。意思是:“国君有难的时候,做臣下的不要替国君殉难,当国君出逃的时候,做臣下的不要追随国君出逃。”齐景公听后很不高兴,说:“国君将土地爵位都给了臣下,国君这时有难,为什么做臣下的就不能够为国君殉难、追随国君出逃呢?那样的臣下能够被称为忠臣吗?”晏子的回答的确与众不同,他说:“要是臣子的进谏能够被国君采纳的话,国君本来就不会有什么灾难,臣下哪里用得着为国君去死呢?若国君听从了臣子的话,国君终身也不会出逃的,如果那个时候国君有难的话,臣子去陪国君殉难或是出逃,那是正确的。要是臣子的话国君不听,最后殉难或者出逃,那就是国君自己的咎由自取。
而且,晏子就是那样做的。晏子在齐庄公时,齐庄公昏庸无道,因与权臣崔柕的妻子私通,最后被崔柕杀害。崔柕杀死齐庄公就逼晏子自杀,晏子坚决不同意。于是在齐庄公的弟弟齐景公即位后,齐景公和晏子之间就出现了这样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