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臣章第三
【原文】
为臣事君,忠之本也,本立而化成[1]。冢臣于君[2],可谓一体,下行而上信,故能成其忠。夫忠者,岂惟奉君忘身,徇国忘家,正色直辞,临难死节而已矣!在乎沉谋潜运[3],正国[4]安人,任贤以为理,端委[5]而自化。尊其君,有天地之大,日明之明,阴阳之和,四时之信,圣德洋溢,颂声作焉。《书》云:“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6]!”
【注释】
[1]化成:教化形成。 [2]冢臣:大臣。 [3]沉谋潜运:运筹帷幄。 [4]正国:匡正国家的失误。正,匡正。 [5]端委:穿着礼服,意为端正自身姿态。 [6]“元首明哉”三句:君主英明啊!大臣贤良啊!诸事安康啊!庶事,万事。
【译文】
作为臣子为君主办事,最根本的是恪守忠道。只有以忠道为本,然后才能收到教化、治理的功效。大臣和君主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臣子的所作所为,君主能够予以信任,臣子才能够做到对君主恪尽忠心。所谓忠道,不惟独是为君主而舍生忘身、为国家而弃亲忘家、遇事敢于直言进谏、君主如果遭难而以死明节等。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忠道应该是: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匡正国家的失误,任用贤明的人来治理国家,端正自身姿态,使民众自然而然地受到教化,使国家兴旺发达。尊信君主,可使皇恩广布天地之间,有如日月一般光明,有如阴阳那般相互调和,有如四季那样依序运转。一旦君主的圣明之德广泛传播,全国上下就会出现一片欢乐、歌颂之声。《尚书》上讲:“君主英明,大臣贤良,才能诸事安康。”
【解析】
本篇讲的是大臣的忠。先点出“事君”为大臣“忠之本”,接着指出真正意义上的大臣之忠不在于舍生忘死,即“奉君忘身,徇国忘家,正色直辞,临难死节”,而在于为国谋利,即“沉谋潜运,正国安人,任贤以为理,端委而自化”。惟其如此,才能使全国上下洋溢在一种神圣的气氛中,国家才会出现欢乐与歌颂之声。
大臣同君主的关系,实际上应该把自己和君主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这样,臣属们做了什么,君主才能信任、理解他们,因此能够使他们克尽忠心。忠道这东西,难道仅仅是侍奉君主,忘记自己,为国殉难,舍弃家庭,敢于直言进谏,毫不畏惧,为守信义,誓死不屈这样一些做法吗?其实,这并不是至关要道。真正有意义的忠道应该是去深刻地思谋、筹划,默默地实施安排,匡正国家的失误,安抚人民的不满,任用贤明之士治理一切。
典例阐幽
高风亮节忠诚有义的朱梅
朱梅,号海峰。生卒年不详。辽东广宁前屯卫(今辽宁省绥中县前卫)人。为人忠厚朴实,办事精明干练,初任副将。崇祯三年(1630)升任山海关总兵。
明天启六年(1626),朱梅在宁远(今辽宁省兴城)保卫战中,与名将袁崇焕一起,抗击后金军,他在战斗中突出地表现了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以少胜多击退了努尔哈赤的攻城铁骑。
当时,迅速崛起的后金政权,以广袤的白山黑水为基地,向明王朝挑战。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在明将孙承宗被罢后,辽东空虚这一时机,于正月率20万大军浩浩荡荡兵指辽西走廊。当时在辽督师军务的将军高第,接到边报,非常害怕,自乱阵脚,下令将辽西兵全部撤进山海关,放弃锦宁诸城。一时间辽西大地难民无数,哭声震野,合家带口,死亡载途。这种失国丧家的浪潮也席卷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宁远城。
当时任副将的朱梅第一个站出来,强烈反对这一错误的政策,严正指出不战自逃的命令是误军失国之下策。
朱梅一身白甲,手持宝剑,高踞于城楼之上,大声说道:吾辈所据,京师屏障,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
此爱国的呐喊,掷地有声,长空回响。
朱梅的主张获得守城诸将和宁远民众的大力支持,决心团结一心,共同对敌。守城士兵和将领在朱梅为国尽忠、守土有责精神的感召下,士气昂扬,坚定信心与城共存亡。
努尔哈赤的后金兵很快将宁远城铁桶般围困起来,发起多次强攻。朱梅身先士卒,沉着稳重,指挥得当,一次次地击退后金的进攻,造成敌人大量的伤亡。努尔哈赤恼羞成怒,推出红衣大炮,集中炮火很快将城墙打开一个缺口,后金兵蜂拥而至,宁远危亡。只见朱梅带领士兵,冒着密集的炮火填石堵口,毫不畏惧。主帅袁崇焕看得真切,将炮口瞄准嚣张的努尔哈赤大汗的坐骑。一炮下去,应声而倒。后金的八旗兵六神无主,溃退而去。宁远城保住了,努尔哈赤中弹重伤,后来在败退的路上于沈阳城西的瑷集堡不治身亡。
此役,朱梅始为人知。
天启七年(1627)也就是崇祯元年,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继位。不久,为报父仇,发兵30万进攻锦、宁防线。朱梅被任命为先锋,多次冲锋敌阵,以致后金兵一见白甲的人出现,魂飞魄散,不战即逃。袁崇焕施用诱敌夹击之计,一举击溃了后金主力,使之首尾不能相顾,大败而逃。再一次保卫了大明的土地、显示了崇高的品格。这就是历史上的宁锦大捷。
世人再次认识朱梅。
皇太极施用反间计,崇祯皇帝凌迟处死抗金英雄袁崇焕,辽西防线空虚。崇祯朝廷为了应付李自成逼北京,宣布裁撤宁远军队进京勤王,朱梅与诸将撤入山海关内,辽地尽失。
明崇祯二年(1629)朱梅升任山海关总兵。上任后,恪尽职守,做了一系列举措,巩固城防,时刻准备更大的战斗。这年十二月,因为袁崇焕部下含冤畏惧,辽将祖大寿率辽西勤王的兵马,散向东逃,形势极其危机。如果任其下去,明军内部将自相残杀,亲者痛任者快,那是皇太极盼望的最大成果。如果处理不好,整个辽兵连同祖大寿等抗金名将都将陷入抗君叛变的深渊,遗臭万年。这也是皇太极愿意看到的。
朱梅来不及细想,闻知祖大寿已快接近山海关了。朱梅换了一身素衣,手中没拿一件武器,策马独自来到五里台西,高踞张果老河桥头,等待祖大寿的到来。
祖大寿远看见朱梅,正不知如何是好,却听见朱梅喊:是祖大将军吗?接着又看见朱梅翻身下马,跪在桥头。祖大寿急忙命令辽兵停止前进。自己也翻身下马,急步逐前,丢下武器,与朱梅相抱痛哭。接着朱梅将祖大寿扶到河边大柳树下,语重心长地指出当前的危机,商量万全之策。首先指出的是大明朝廷的危机,国家利益超越一切利益之上。祖大寿是何等人物,立即猛醒。立刻请朱梅来到军前,喝令全体下跪,感谢不杀救命之恩,宣誓效忠大明王朝。朱梅此刻还不能放心,又建议祖大寿带领全体辽兵回身,面朝北京再次磕头,向朝廷谢恩。
过了两天,崇祯方知杀了袁崇焕是上了后金的当,后悔莫及。听了朱梅的急报,便命孙承宗急赴山海关,处理辽兵问题。终于保住了能战的辽兵,解放了一大批将领。
朱梅的言行终于被天下人看清楚了,高风亮节、大将风范。
为此,朝廷因其功加秩后军都督府左都督。
朱梅成为大明朝唯有的五挂将军任的独胆常胜将军,名垂史册。
朱梅病逝后,朝廷为表彰这一有功之臣,于崇祯十年(1637)在山海关北十八里朱梅曾战斗过的青山绿水之间建墓,于崇祯十二年正月廿四日下葬。
钱若水真诚进谏说服宋太宗
在宋太宗年间,招讨使李继隆与转运使卢之翰有仇,总想置他于死地,才解心头之恨,于是想了个主意陷害他。
李继隆先向转运司发了个公文说:“朝廷准备八月出兵打仗,让转运司筹备粮草,以待军需。”转运司是专门负责给军队供给粮草等物品的部门。接到公文以后急忙派人四处调集粮草,刚刚筹集齐备,李继隆又来文说:“据会占卜的人说,八月出师对国家不利,恐怕不能取胜,十月比较合适,于是改在十月出师。”这样转运司就把筹集到的粮草散发了出去。李继隆知道转运司手中已经没有粮草了,就又发文说:“现在得到侦察人员的报告,贼寇已经入侵,我军得马上迎战,粮草等军需物品即刻装车运送。”转运司刚刚把筹集来的粮草散掉,一时间征集不上来。李继隆一看,时机已到,当即向朝廷奏本,说:“转运司某某失职,军需物资供应不上,耽误了战机等等。”
太宗看了奏折以后大怒,当即命人带着他的命令,骑快马取卢之翰等三个转运使的人头来。宰相吕端,枢密使柴禹锡见太宗如此大怒,吓得都不敢说话。只有枢密副使钱若水,对太宗说:“陛下,您先别生那么大气,这件事还是先查一查看看是怎么回事,弄清事情的原委再做处理也不晚呀。”太宗正在气头上,听不进大臣的进谏,一甩袖子到后宫去了。吕端和柴禹锡见此情景也都各自回府了,只有钱若水留在殿上没有走。
太宗吃过饭,气稍微消了点,一想刚才我一气之下甩手走了,几位大臣现在不知道怎样了。于是派内侍到殿上看看还有谁在,内侍回来禀报说:“有个细瘦的长者还在那站着没走。”太宗知道是钱若水,就出来责问他说:“我之所以把你从同州的推官,提升为枢密副使,是因为看你为人贤德,办事得力。现在你不能为我办事,还留在这干什么?”
钱若水回答说:“陛下,假如我遵照您的旨意办事,诛杀了这三个人,吕、柴二府因为我不查清事情原委就处置人,而拿我问罪,就是问了死罪,我也在所不惜,因为我应当以此报达您对我的重用之恩。李继隆作为皇亲虽然尊贵无比,如今陛下您根据他的一本奏折,就要同时诛杀三个转运使,您以什么理由向天下人解释呢?作为明君首先应该是把事实查清楚,如果他们罪当不赦,那时您再下令杀他们,也好昭告天下。”
这时,太宗已经冷静下来,认为钱若水说的确实有道理,同时,又怕此事处理不当影响名誉,于是,又召吕端等人上殿商议此事,最后同意了钱若水的做法。调查以后发现三人确实没能及时供应军需,但是其中也另有原因,于是免除三人死罪,只罢黜为行军副使。后来又了解到所谓贼寇入侵之事根本没有,全是李继隆为了陷害他人编造的。于是罢黜了李继隆招讨使的职务,改做秦州知州。
正因为钱若水善于进谏,勇于进谏,最后,宋太宗被真诚所动,才得以免除三人的死罪,避免了一场误杀事件。
范式一诺千金感动张劭
东汉时期,范式和张劭都在洛阳求学,两人三年同窗,最终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学业结束后,两人都要回到各自的家乡。张劭远在汝南郡,范式却住在山阳郡,两地相隔甚远,仔细算来,竟有千里。
离校的日子终于到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见面,两人都非常依依不舍。
张劭站在路口,望着长空的大雁,伤感地说:“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相见?”说完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范式忍着心中的伤感,劝慰张劭说:“仁兄,不要过于悲伤!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访,看望你的父母和家人,到那个时候我们就能见面了!”
张劭听后,赞同地说:“到时候你一定要来,我们一言为定!”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已是两年后的秋天。张劭这天心事重重,老母亲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他向母亲讲述了他和好友的约定。突然天空中传来一声熟悉的雁叫,张劭触景生情,不由说道:“范式就要来了!”然后,转身对母亲说;“范式就要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
母亲关切地看着儿子,温和地说:“孩子,你别傻了!他和我们相聚这么远,怎么能说来就来呢?”
“您不知道,”张劭打断母亲的话,“范式为人正直,他向来信守诺言!他只要答应过就会来的,我相信他一定会来的!”
母亲看着儿子坚信认真的表情,不忍心再说些让儿子灰心丧气的话,于是宽慰儿子说:“好吧,那我就赶快去煮些热酒!”老人哪会相信呢,时隔两年,说不定别人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只有自己的儿子还眼巴巴地望着远处,从早上一直等到傍晚,却连范式的影子都没看见。
夜色渐临,远处出现一个黑影,范式风尘仆仆地出现在门口。故友重逢,两人欣喜无比。
老母亲终于相信了儿子的坚持,也在一旁跟着儿子激动的抹眼泪,说:“你能结识这么一个讲信用的朋友,是你三生有幸啊!”
张劭说:“范式从来都不会违背诺言,也不会言过其实。他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君子,这就是我如此相信他的原因!”
范式恪守诺言的故事被人们久久传颂。
蒙哥马利将军的忠诚
在那一刹那,他被她吸引住了。用中国话说是一见钟情。
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困惑:他怎么会爱上她?她是个军人的遗孀,长相更是普普通通,还带着两个孩子。而他是一位威名远扬的将军,英俊潇洒。他的副官感慨地说:“世界上最美丽的少女才配得上将军啊!怎么一个色衰妇人就能把他迷住?”连她自己都不相信,大名鼎鼎的将军会爱上她。她说:“如果你是同情我,那请你走开,我不需要同情。”将军很郑重地向她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拔出腰间的佩枪,让枪口对着自己的脑袋说:“如果我背叛了你,就让我死在自己的枪口下。”
不久,两人结婚了。因为战争,两个人离多聚少。将军对她说:“等我赢得这场战争,我就会每时每刻陪在你身边,守护我们的爱情。”然而,爱情与战争一样残酷。
一天,她在海边散步时,不知道是什么虫子咬了她的脚,她的脚先是钻心般的痛,很快就肿了起来。将军闻讯后,赶到她身边。这时,病毒早已在她全身蔓延,败血症使她病入膏肓。将军变得沉默,紧紧地抱着她。
在她的葬礼上,将军没有眼泪,只是久久地行了一个军礼。这个时候,更多的人怀疑他对妻子的感情。如果他真的爱她,为什么没有一滴眼泪,甚至脸上都没有一丝悲伤的神情呢?
战争结束,他用自己不朽的功勋赢得了一切,荣誉、地位、金钱和世人的敬仰,当然还有无数女性的爱慕之情,但是,将军不为所动。许多关心他的人纷纷为他介绍对象,他都婉言谢绝了。
连英国首相想做他的月下老人都未能如愿。首相劝他:“蒙哥马利将军,你为整个英吉利贡献了一切,整个英吉利都不希望你的后半生是孤独的。”
他严肃地说:“作为一个军人,我永远忠于自己的祖国,作为一个男人,我永远不会背叛爱情。”这一次,首相向他郑重地敬了个军礼。
多年以后,蒙哥马利在自传中提到自己生命中那一段惟一又短暂的爱情,在谈起妻子的去世时,将军写道:“眼泪不是表达爱情的惟一方式,而忠诚是爱情最好的证明。爱上一个女人就不能再爱上另一个女人,就像我手中的枪,只能有—个准星。”
柳元公不畏权势秉公办案
唐宪宗李纯继承了自唐高祖以来的纳谏之风,大臣们只要进谏的有道理,意见都会被采纳,这是唐朝兴旺繁荣的主要原因。
有一次,唐宪宗非常生气地召来京兆尹柳元公,大声质问柳元公为什么要杀掉皇宫里的神策军小将。
事情是这样的,柳元公刚被任为京兆尹,在赴任的途中,有一个神策军小将骑马飞奔,无视刚接皇命上任的柳元公,不按当时的规矩及时躲避,反而迎头冲过去,他自以为是皇帝身边的人,谁也不敢拿他怎么样。
柳元公根本不惧怕这种势利小人,于是喝令手下人拦住小将,当街杖打至死。有人将此事告诉了宪宗,宪宗很是生气,所以就招来柳元公问罪。
柳元公看唐宪宗动怒,但不害怕,他回答说:“京兆尹作为京城的一官小长,应该使自己的行为成为天下的楷模,京城的管理应当成为天下学习的准则。陛下亲令授臣为京兆尹,但宫中神策小将无礼,骑马当街冲过,这是没把陛下制定的典法放在眼里,不仅仅是瞧不起我一个人的问题。臣只知道杖打无礼之人,并不知道打的是神策小将。”
唐宪宗沉思了一会说:“既然后来你知道打死的是神策小将,你为什么不向朕禀报?”
柳元公说:“臣只负责判决裁定有罪之人,没有向陛下报告的责任!”
唐宪宗已经被柳元公的辩词说服了,便不再追究杖杀小将的事了,又问道:“既然打死人,应由什么人向我报告?”柳元公回答说:“在街上打死人,应由本街使金吉将军向陛下报告;如在房中打死人,则应由左右巡使向陛下禀奏。”
唐宪宗听了之后,认为柳元公打死神策小将是有法律依据的,柳元公不畏权势不应有罪,于是便不再追究他的行为,命柳元继续任京兆尹。
忠肝义胆,千古留名
东汉时代臧洪,字子源,广陵射阳人。举孝廉,朴得即丘长。袁绍佩服他为奇才,因此和他结成好友,并让他作东郡太守。当时曹操围困雍丘,情况急迫,臧洪向袁绍请兵来解围,袁绍没有答应。又请求带着自己的部队去,袁绍也不准。于是雍丘陷落了。臧洪从此也痛恨起袁绍,再不和他来往。袁绍领兵围困臧洪,经历了年把时间。最后弹尽粮绝破了城,臧洪被捉。袁绍对他说:“现在服了吧?”臧洪用手撑着地面,瞪着眼愤恨地说:“你袁家在汉朝作官,四代有五公,可以说受足了恩泽。现在皇室衰弱,你不但不怀扶助之意,还要多杀忠良贤臣,而表露自己的奸威。可惜我臧洪的力量太小了,不能为天下人报仇。”袁绍就杀了臧洪。臧洪的同乡陈容当时也在那里,就对袁绍说:“将军的责任是做天下的大事,要为天下除暴安良,而现在你杀忠义之臣,这怎能合乎天意?”袁绍感到羞惭,叫人把他拉出去。陈容回过头说:“仁义哪里有常规?你服从就是君子,违背就是小人。今天我宁可与臧洪同死,也不愿和你同生了。”于是陈容也被杀了。在场的人都叹息道:“怎能一天杀二位烈士!”
南朝梁武帝时代,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背叛魏国跑到粱朝来了。魏国安东长史元显和领兵与元法僧作战,元显和被元法僧捉住了。元法僧拉着他的手,要他一起共坐。元显和说:“我和你都出自皇恩,你把你的封地送给别人,就不怕历史上把你的罪过记下吗?”元法僧还想安慰他。元显和又说:“我宁可死为忠鬼,也不愿生做叛臣。”元法僧就杀了他。
东汉马援对孟翼说:“大丈夫应死在疆场上,用马革裹尸,怎能死在女人的手里!”孟翼说:“真正的烈士,就是这样的。”
赵宋的杨由义和胡叻出使金国,不肯下拜,并说:“如果死在这地方,作得个忠孝之鬼,千年以后,还会凛然而有生气。”
如臧洪、元显和这样忠烈的人,都已载入史册,使百代以后的人们都知道他们。他们虽然死了,但是他们的英雄气概,忠义精神将永远留存在世间。
能与公司共命运的人
在洛杉矶,有一个年轻人,名叫杰克,他在一家有名的广告公司工作,他的老板叫迈克·约翰逊,年龄比杰克稍微大上几岁,为人亲和,管理精明,杰克的工作就是帮老板签单拉客户,谈判过程中,杰克的谈吐令许多客户由衷地敬佩。
杰克刚进入公司,公司运转正常,杰克工作得很顺利。这时,公司承担了一个大项目的策划——在城市的每条街道做广告。公司全体员工对此万分惊喜,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全市的每个街道都要做10多个广告,全市至少也有几千个,这给公司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应是十分可观的。
约翰逊在发工资那天召集全体员工开会:“公司承担的这个项目很大,光是准备工作就要花费几百万元,公司资金暂时紧张。所以,这个月工资就放到下月一起发放,请你们谅解公司一下。工资一分也不会少你们的,只要我们把项目做好,大家一起分享利润。”所有的员工都对老板的话表示赞同。
可是,半年以后全套审批手续批下来的时候,公司却因资金缺乏,完全陷入停滞不前状态。别说给员工发工资,就连日常的开支也要向银行借贷。公司发展越来越不景气,欠款越积越多,银行也不在借钱他们了。
然而,就在这个以艰难的时期,杰克说出了心里的想法:全体员工集资。约翰逊笑了笑、无奈地拍拍他的肩膀:“能集多少钱?公司又不是几十万就能摆脱目前的困境,集资几十万元就连一个缺口也堵不住啊。”
当约翰逊召集全体员工陈述公司的现状时,一下子人心涣散,员工纷纷离开公司,另找出路,最后人员所剩无几。没有拿到工资的员工将约翰逊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见约翰逊实在无钱支付工资,他们就将公司的值钱的东西要去充抵。杰克并没有离开公司,这么好的机会,难道就这样放弃吗?他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觉:沙漠里的人也能生存。不到一个星期,公司只剩下几个人时,有人来高薪聘请他,但他只说:“公司前景好的时候,给了我许多,现在公司有困难,我应和公司共渡难关,我不会做那样的无道德之事。只要约翰逊没有宣布公司破产,我始终不会离开公司,哪怕只剩下我一个人。”
事情总在人的意料之中,不久公司只剩下他一个人了,约翰逊问他为什么要留下来,杰克微笑地回答说:“既然上了船,船遇到惊涛骇浪,就应该同舟共济。”
街道广告属于城市规划的重点项目,他们停顿下来以后,在政府的催促下,公司只得将这个大项目转给另一家大公司。但是在签订合同的时候,约翰逊提出了一个条件:杰克必须在你那公司里出任项目开发部经理。约翰逊握着杰克的手向那公司老板推荐:
“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只要他上了你的船,就一定会和你风雨同舟。”一个公司需要许多精英人才,但更需要与公司共命运的人才。
加入新公司后,杰克出任了项目开发部经理。原公司拖欠的工资,新公司帮着补发了。新公司的老板握着他的手高兴地说:“这个世界,能与公司共命运的人才非常难得。或许以后我的公司也会遇到种种困难,我希望有人能与我同舟共济。”
杰克在以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离开过这家公司,在他的努力下,公司得到了更为快速的发展,如今他已成为了这家公司的副总裁。
忠诚换来了丰厚的回报
戴维到某计算机配件制造公司时,公司还很小,只有十几个人,老板叫韦德,只比戴维大上三岁的年轻人。
就在当年的5月,公司接到一笔加工60万只硬盘的订单,这笔订单能否取得成功,对公司的发展影响极大。公司将全部资金都投入进去了还不够,又向银行贷一部分钱,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一方面由于技术不过关,所生产的硬盘出现了严重的质量缺陷。第二年4月,60万只硬盘被全部退货。对于一个小公司来说,这样的打击无疑是太沉重了,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还欠了银行一大笔钱,银行在得知硬盘被退了回来后,天天上门讨债。到月底,公司连十几个人的工资都发不出去了。韦德只好向他的朋友求助,借钱来发工资。发工资那天,他召开了员工大会,向员工讲述了公司面临的困境,并希望员工和公司共渡难关。在了解公司的困难后,员工们纷纷提交了辞呈书,不等韦德批准就收拾起东西走人了。
当那些员工纷纷离开公司的时候,韦德以为整个公司就只剩下自己了。但当他走出自己的办公室的时候,却发现一个人正在忙着工作,这个人就是戴维。他走到戴维面前,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没有走呢?”
“我为什么要走呢?”戴维说:“难道你觉得这家公司已经破产了吗?”
“说实话,我对我的公司没有多大的信心了。”韦德难过地说到。
“不,我认为公司还大有希望,你是公司的老板,你在公司就在;我是公司的员工,公司在我就该留下来。”戴维满怀信心地说。
韦德当时感动得几乎掉下眼泪:“有你这样的员工,我没有理由不振作起来。可是,我不忍心你和我一起吃苦,你知道,我已经破产了,你还是快去找新工作吧!”
“老板,我愿意和你一起吃苦。在公司辉煌的时候,我来到了公司,如今公司有困难,我怎能离开呢?只要你没有宣布公司关门,我就有义务留下来。如果你愿意,我很乐意和你一起打拼,我可以不要工资。”
戴维留了下来,并把积攒的五万多美元全部借给了韦德。
韦德为了偿还银行债务,卖掉了仅有的汽车和房子。
接下来的日子里,韦德和戴维转变了公司的经营方向,开始给一些软件公司寄销软件,因为是寄销,他们几乎不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公司很快就有了转机,一年以后,公司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迅速发展成为一家中型软件企业,资产也由原来的负数变成了几千万美元。
有一天,韦德和戴维在一家咖啡厅聊天。想起他们共同走过的艰难日子,再想想现在公司的发展,他们两人都会心地笑了。
“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是你给了我最大的帮助。在当时,我就想把公司的一半股权给你,可当时公司都快要破产了,我怕拖累你,现在,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应该把它交给你。同时,我诚挚地请你出任公司的总经理。”韦德说着,拿出了聘书和股权证明书,证明书上表明50%的股权归戴维。
戴维对他服务的公司表现出了高度的忠诚。在公司处于危难之际,他没有离开公司,不仅仅如此,他还将自己的积蓄借给了韦德,与韦德一同挽救了公司,他的忠诚也为他赢得了丰厚的回报,可真谓与公司共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