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思潮、流派·表现主义

西方文学·思潮、流派·表现主义

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其特点是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所使用的每一艺术手段都达到表现的极致。1901年,法国画家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画展上首次使用了表现主义这一术语。接着,一批德国画家刻意创新,形成派别。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成为表现主义的中心,掀起了一个颇有声势的文艺运动。至20年代遍及欧美许多国家。表现主义从绘画开始,波及音乐。文学、戏剧和电影等艺术领域。它的代表人物在绘画上有基尔希纳、马克和康定斯基,而在文学方面的代表则是贝歇尔、卡夫卡和乔伊斯等。表现主义在戏剧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代表人物有斯特林堡、奥尼尔、赖斯等。

表现主义文艺运动的参加者,在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表现主义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也很少有始终如一的“纯粹”的表现主义者。但他们也有相似的地方。在思想上,他们与社会格格不入,对艺术和社会中既有的形式和传统充满了反抗和超越的精神,要求改革和“革命”,但又感到无路可走,处于痛苦、彷徨乃至绝望的境地。在创作上,他们深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他们反对自然主义只对客观的外部世界作忠实的描写和记录,要求艺术表现“本质的东西”和“深藏在内部的灵魂”,认为“世界存在着,仅仅复制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他们不满意于印象主义的“由外向内”,宣称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是表现,不是再现”,认为主观自我是宇宙中心和真实的源泉,要求摆脱外界印象,以主观的真实代替客观存在的真实,完全从主观自我出发,“由内向外”地直接表现作者的“主观的现实”,亦即表现作者的主观自我。他们反对只对人的行为和所处的环境作描述,要求着力表现主观的感觉和激情,揭示人物的灵魂; 他们反对停留在暂时的和偶然的现象的叙写,要求展示永恒的品质、真理以及人在精神上的强烈追求。在艺术表现上,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抽象化、类型化的,没有姓名、没有个性,甚至没有五官,往往只是某种精神品质或思想观念的象征:如“儿子”代表变革力量,“父亲”代表保守势力,父子矛盾象征新旧社会意识的矛盾等。情节离奇怪诞,变幻多端,前后缺乏逻辑联系,生与死、人与兽、梦幻与现实都无明确界限。常用过分夸张扭曲的形体、强烈对比的色彩和紊乱不协调的旋律,表现心理和心灵的真实。戏剧语言常常象电报文稿,短促、简练而不连贯,大量使用内心独白、旁白和潜台词。

意大利未来派作家马里内蒂,经常在柏林的《狂飙》周刊上发表文章。这些论战性的文章给德国表现主义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拉姆以很深的印象,使他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风格。他的诗歌经常使用一连串名词和原形动词,去掉叙述和描写,保留了感情的精华,成为“狂飙”派的典范。色彩强烈的比附和对现代都市生活颓败的关注是这一派大部分作家作品的特点; 表现主义文学的主要题材是前代人同一代新人的成长之间的斗争。弗朗兹·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考验》和《城堡》都是隐喻同专制当局的斗争; 表现主义戏剧1918年始于柏林,以上演恩斯特·托勒尔的《转变》为标志。德国表现主义剧作家有卡尔·斯特恩海姆,恩斯特·托勒,乔治·凯泽,赖因哈德·索奇等,德国以外采用表现主义戏剧技巧的剧作家有美国的尤金·奥尼尔和埃尔默·赖斯。表现主义戏剧大多有一幕或几幕戏表现儿子谴责双亲。往往还对双亲施行暴力,有时甚至于出强奸和谋杀的暴行,以此显示他们的个性。表现主义剧本中的主要人物 (即作者假托的主人公) 往往以长时间的独白倾诉自己的心声,通常用词简约,没有长篇叙述,使人可以听到表现主义的“呐喊”。剧中次要人物只是傀儡式的人物,代表家庭或循规蹈矩的人。

表现主义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状况的产物,存在着种种局限,带有颓废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消极因素。由于它没有一个追求更美好世界的明确目标,所以在20年代中期理想破灭的社会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很快衰落。但表现主义的某些作品,不同程度地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可克服的矛盾,虽示能揭示产生这种弊病的真正根源,却能启人深思。在艺术方面它也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和创新,影响较大,并直接成为荒诞派戏剧的先导之一,在20世纪欧美文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