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原文鉴赏

孟子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①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是古人常用的说法,孟子用这三个词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天时指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地利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有利的地理条件。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同心同德等。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三里”、“七里”指城的周长。 ③环:围,包围。 ④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⑤域:界限,这里的意思是限制,不让人民离开。 ⑥畔:同“叛”。 ⑦顺:归顺,服从。

【今译】 孟子说: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一个方圆三里的小城,它的外城也只有七里,敌人包围进攻它而不能取胜。既然能包围进攻它,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时了;然而不能取胜,这说明把握天时不如占有地利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草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兵临城下,守城者)却弃城逃跑,这说明得地利不如得人和啊,所以说:要使人民定居,不能单靠划定的边疆界限;要巩固国防,不能只凭山河的险要;要震慑天下,不能依仗兵甲的锋利。拥有正义的人就会得到许多人的帮助,没有正义的人就很少有人帮助。很少有人帮助到了极点,连亲属都会背叛他;得到许多人帮助到了极点,普天之下都会归顺他。以天下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众叛亲离的人,所以君子要么不打仗,如打则必胜。

【集评】 清·赵承谟:其字字爽豁,语语警快,如持利刃,一割两断,毫无留滞。真读书而通世务,不同功利巧智,亦绝不是老生迂谈。(《孟子文评》)

清·周人麒:首节二句不平对,抑扬趋重“人和”上;次节三节亦不平对。细玩此二节语气,乃是一气直赶出“不如人和”。 (《孟子读法附记》)

清·洪师:“故曰”以下一气奔放,其势甚急,如黄河直泻千里,却用“君子有不战”一顿挫之,方不太急。直泻中有回流逆浪,亦造化气机之自然者。(《孟子读法附记》)

清·牛运震:排句中连下数“非不”字,但觉轻灵,不见堆累。(《孟子论文》)

【总案】 本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一贯主张“仁者无敌”,“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本篇集中讨论了战争中各种因素的作用,强调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本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首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逐层推理。先以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然后以占地利者终于弃城而逃为例,说明“地利不如人和”,从而使中心论点得到有力的证明。最后展开议论,进一步说明“人和”的重要,引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著名论断。

文章论证严密,结构严整,语言精练,气势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