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翻译与解读
信言不美01,美言不信02。善者不辩03,辩者不善04。知者不博05,博者不知06。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01;既以与人己愈多0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03。
今 译
诚实的话不华美,华美的话虚饰而不实。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术业有专攻的人不博学,博学者术业专攻。
圣人不私积累财物,尽布施给人则愈有;尽布施给人,则愈多。天利民而不害,圣人为民而不与民争。
评 议
本章是《老子》之书的压卷之作,总结了老子的几种思想,是修身、治学、治国的哲理名言,应当成为人们的座右铭。
其一,前六句,是讲修身、治学的格言。老子说:诚实之言不华美,华美之言不实在。善良者不巧辩,巧辩者不善良。孔子曾学道于老子,他们虽分别为道家和儒家的创始人,但在这方面,他们却有其共识共鸣。诸如,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篇》)是说花言巧语,伪饰着面孔的人,很少是有仁德者。又曰:“巧言、令色、足恭。”(《论语·公冶长篇》)是可耻的人。又曰:“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篇》)意谓花言巧语的人,会败坏道德。又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篇》)等等,皆是对花言巧语的人的谴责,与老子有所共识共鸣。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两句,是讲治学的问题。唐代著名散文大家韩愈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所谓专攻,即专攻一门学问,也就是老子所说“知者不博”。老子认为专攻深知一门学问,虽不广博,但却知之颇深。老子认为知识广博者,却知之不深,就是我们所说的杂家。所谓杂家,大都杂而不深,只是知识广博而已。我们有时称赞某人是“通才”、“全才”,往往都是溢美之词。真正的通才、全才,是没有的。多才多艺者有之。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 既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养生主》)意思是说: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企图掌握无限的知识,那是危险而不可能的。看来,庄子的这种思想,是从老子的思想生发和脱化出来的。六朝北齐颜子推《颜氏家训·省事》曰:“盖天道不使物有兼焉也……性多营综,略无成名,经不足以待问,史不足以讨论,文章无可传于集录……。”亦是说“博者不知”之意。
尤其在当代,术业分工极为精专,更是“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了。谁也不可能是全才、通才。当今沽名钓誉之徒,自称为天才、全才,竟然写出非其专攻的皇皇钜著,欺世盗名。正如庄子所说,此辈“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庄子·外物》)
其二,老子曰:“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讲修身治国的问题。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第八章)又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老子》第二章)这皆说明,老子认为善良若水的大德之人,是不占有财富、不居功自傲、为民而不与民争利的。陈鼓应先生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是一种最伟大的爱国表现”(《老子注译及评介》),这种评论是非常正确的。
最后“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两句,河上公本、王弼本作“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老子》原文。帛书乙本作“人之道为而不争”,误。何以知之?老子多次赞美天道、批判人道,他认为天道比人道公正、公平。如老子曰:“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老子》第七十七章)又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七十九章)可以看出,老子是把“圣人之道”与“天之道”合二而一,认为“圣人之道”即是“天之道”。“天道”与“圣人之道”都是利民而不害、为民而不争的。老子说的“人之道”,指的是统治者,统治者掠夺人民的财物,分配给统治阶级的富人,故谓之“损不足以奉有馀”。所以,有些学者诠释“天之道”为自然规律就错了。道生万物并不分配万物。
再讲一下老子之道的问题,前面已经讲过,我在《老庄新论》书中,也讲过这个问题。老子之道,主要分为天道、人道和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即产生宇宙天地万物的自然之道。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自然之道即指产生万物之道。天道指理念上的天,即“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之天道。“人之道”,又分为“损不足以奉有馀”之人道,指代表统治阶级的治国者;“圣人之道”,指得道的圣人,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老子》书中所说的圣人有两种,他批判的圣人,是指儒家圣人;他所赞扬的圣人,是指道家圣人。研读《老子》,这也是必须明白的问题。《老子》中谈道的问题颇多,请参看拙著《老庄新论》,在此恕不赘言。
注释
01 信言不美:谓诚实的话,不华美。
河上公曰:“信言者,如其实也。不美者,朴且质也。”
苏辙曰:“信则为实而已,故不必美。”
林希逸曰:“真实之言,则无华采。”
吴澄曰:“言之实者,不饰美。”
02 信: 实也。美言不信:谓华美的话,虚饰不实。
河上公曰:“美言者,滋美之华辞。不信者,饰伪多空虚也。”
苏辙曰:“美在为观而已,故不必信。”
林希逸曰:“有华采者,非真实之言。”
吴澄曰:“言之美者,必虚饰而非实。”
03 善者不辩:谓善良的人不巧辩。
河上公曰:“辩者,谓巧言也。”
苏辙曰:“以善为主,则不求辨。”
林希逸曰:“善,纯也。纯德之人,则无所容言,又何辩乎?”
04 辩者不善:谓巧辩的人不善良。
河上公曰:“不善者,舌致患也……口多言,亡其身。”
苏辙曰:“以辨为主,则未必善。”
林希逸曰:“好辩,则非纯德者矣。”
奚侗曰:“范应元曰:‘信实之言多朴实,故不美。甘美之言多华饰,故不信。嘉美之言止于理,故不辩;辩口利辞于理,故不善。’‘善言’、‘辩言’,两‘言’字或作‘者’,谊亦通。”按:奚侗引用范应元说“善者”为“嘉美之言”,此为别解,仅供读者参考。
05 知者不博:谓术业有专攻者不博学。
河上公曰:“知者,谓知道之士。不博者,守一元也。”
林希逸曰:“知道之知,不以博物为能。”
吴澄曰:“实在知者,学不务博。”
06 博者不知:谓知广博者,知之不深。
河上公曰:“博者,多见闻也。不知者,失要真也。”
林希逸曰:“以博为夸,非知道者也。”
01 既:《广雅 · 释诂》曰:“既,尽也。”为人:施予人。王弼曰:“圣人不积,无私自有,唯善是与。”三句:谓圣人(指得道之人)不积累财物,把财物尽施予民而自己更富有。
02 与:诸本作“与”,帛书乙本作“予”,二字古代通用。
河上公曰:“既以财贿布施与人,而财益多,如日月之光,无有尽时。”
03 圣人之道:河上公、王弼本作“圣人之道”,是。帛书乙本作“人之道”,误。
河上公曰:“天生万物,爱育之,令长大,无所伤害也。圣人法天所施为,化成事就,不与下争功名,故能全其圣功也。”
王弼注“为而不争”曰:“顺天之利,不相伤也。”
苏辙曰:“势可以利人,则可以害人矣。力足以为之,则足以争之矣。能利能害而未尝害,能为能争而未尝争,此天与圣人所以大过于人而为万物宗之也。凡此皆老子之所以为书与其所以为道之大略也,故于终篇复言之。”
林希逸曰:“天之道虽有美利,而不言所利,则但见有利而无害。才有利之之名,则害亦见矣。圣人之道无为而无不为,而未尝自恃有,故不与物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一书之意,大抵以不争为主,故以此语结之。”
奚侗曰:“吕惠卿曰:‘凡物有所利,则有所不利’;有所利,则不能害矣。唯天之道无所利,则无所不利。无所不利,则利而不害矣。凡物之有为者,莫不有我,有我故有争。圣人之道,虽为而无为,无为故无我,无我故不争,是‘天之道’而已。杨增新曰:‘天道祗顺万物之自然,故利而不害;圣人祗顺万事之自然,故为而不争’。”按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其实“天之道”与“圣人之道”,皆老子之道也,就是老子主张利天下而不害,为天下而不争;则不与民争利,天下莫能与之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