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亲政篇》译文与赏析

亲政篇

亲政篇

明·王鏊

【题解】

本文是王鏊在明世宗即位之后所作的一篇答谢世宗慰问的信。亲政,即皇帝直接了解下情、亲自执政的意思。明代中期后的皇帝大多昏庸无能,朝纲沦失,大权旁落,尤以明武宗为甚。针对这一现象,作者以此文上奏武宗,希望皇帝亲自执政,革除种种弊端,并以历史的经验供皇帝参考。

【原文】

《易》之《泰》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26],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27];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28],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湍湍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注释】

[26]阏(è):堵塞。

[27]视朝:皇帝上朝接见臣属。刻:古代计时单位,一昼夜为一百刻。

[28]鸿胪:掌管礼仪的官员。

【译文】

《周易》的《泰》卦称:“君臣之间互相交流意见,志向就会一致。”它的《否》卦称:“君臣之间不能互相交流意见,有国家就如同没有国家。”上面的旨意能够传达到下面,下面的情况能够汇报给上面,君臣结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泰”。下面的情况因为被堵塞而不能够汇报到上面,君臣之间被隔绝,有邦国却如同没有邦国,这就是所谓的“否”。所以君臣相互交流国家就太平,君臣相互不交流国家就不太平,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然而,上下不沟通的弊病,从来没有像近代这样严重的。君臣相见,只是上朝听政那短短的时间;上下之间的关系,仅靠批答奏章相互联系,只凭法令和制度相互维持罢了。这不仅是承袭旧例,也是相互间的地位悬殊形成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国家总是在奉天门举行朝会,没有一天废止过,可以说很勤勉了。然而,殿堂前台阶高耸,典礼仪式威严显赫,有御史监察百官进退,鸿胪检举不遵礼仪的官员,通政使引领大家入朝上奏,皇上只是接见一下,而大臣则是谢恩告辞,诚惶诚恐地退出殿堂。皇上何曾办过一件事,臣下何曾当面说过一句话?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上下地位悬殊造成的,这正如人们所说的宫殿之上远隔万里,臣下即使有意见想向皇上陈述也无从讲起啊。

【原文】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29],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30],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视路寝听政。”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视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31]。唐皇城之北南三门曰承天,元正、冬至受万国之朝贡,则御焉,盖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极门,其西曰太极殿,朔、望则坐而视朝,盖古之正朝也。又北曰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事,盖古之内朝也。

【注释】

[29]库门:天子宫中最外面的一个门。

[30]路门:天子宫中最里面的一个门。

[31]六百石:汉代的官员品级之一,为一般官员。二千石以上为高级官员。

【译文】

我个人认为,想要使君臣互相沟通,不如恢复古代的内朝制度。周朝时,天子设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君主在这里向臣下咨询并商议朝制;路门之外为治朝,君主在这里举行每日的朝会;路门之内称为内朝,也称燕朝。《玉藻》中说:“君主在日出之时接见百官,退朝后到路寝处理政事。”上朝时要接见百官,以此来表明上下的名分;到路寝处理政事,以此来通晓远近的情况。汉朝的制度:皇帝接见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等官员,称为中朝。接见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的官员,称为外朝。唐朝皇城北阙往南的三座门称为承天门,每年元旦和冬至,皇帝到这里接受各国使节的朝见和进贡,这大概就是古代的外朝。它的北面是太极门,西面是太极殿,每月初一、十五,皇帝在这里坐朝理事,接见百官,这大概就是古代的正朝。再往北面是两仪殿,皇帝平时在这里坐朝理事,这大概就是古代的内朝。

【原文】

宋时常朝则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则垂拱殿,正旦、冬至、圣节称贺则大庆殿,赐宴则紫宸殿或集英殿,试进士则崇政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谓之轮对,则必入陈时政利害。内殿引见,亦或赐坐,或免穿靴[32],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33],天子像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注释】

[32]穿靴:唐代臣属上朝必须穿朝靴。

[33]三垣:古代分周天恒星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垣即太微、紫微、天市。

【译文】

宋朝的时候,皇帝平日在文德殿听朝,而臣下每五日在垂拱殿向皇帝请安。每年元旦、冬至和皇帝寿辰的庆典,则在大庆殿举行,皇帝赐宴招待群臣在紫宸殿或集英殿,皇帝面试进士在崇政殿。侍从以下的官员,每五日就有一位官员上殿朝见,称为轮对,此时一定要向皇帝陈述当前政事之得失利弊。皇帝在内殿引见臣下时,有时赏赐他们座位,有时免去他们穿朝靴的礼节。上述大概还保留这周、汉、三朝制度的遗风吧。原来上天有三垣之分,皇帝在模仿上天行事:正朝象征太极,外朝象征天市,内朝象征紫微,从古以来就是如此了。

【原文】

国朝圣节、正旦、冬至[34]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鲜或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35],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注释】

[34]国朝:指本朝,即大明朝。

[35]民之无禄:在这里暗喻明孝宗的去世。这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

【译文】

本朝皇帝寿辰、元旦、冬至等大朝会,在奉天殿举行,这就是古代的正朝。而平日皇帝在奉天门设朝,这就是古代的外朝。然而唯独缺少内朝。其实内朝并不是真缺,华盖、谨身、武英等殿的朝会,难道不是内朝的遗制吗?洪武年间的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扬士奇、杨荣等人,每日侍奉在皇上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人,常在便殿启奏政事或回答皇帝的询问。在那个时期,难道会有上下阻隔的忧患吗?如今内朝没有恢复,皇上驾临日常的朝会后,臣下就不能再进见了。三座殿高大幽深,很少有人能够看见殿内情况。因而君臣上下思想堵塞,难以沟通,国家的弊病由此堆积。孝宗皇帝晚年时,对这一问题深为感慨,屡次在便殿召集大臣商议政事。孝宗正要有所作为之时,他却去世了,天下百姓没有福气看到天下大治的美好光景,臣民至今对此感到遗憾。

【原文】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华、武英二殿,仿古内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36];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37],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38],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39],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注释】

[36]台谏:台官和谏官。台官指御史台官员,谏官指谏议大夫、给事中等。

[37]道:同“导”,开导,引导。

[38]九重:泛指帝王居室,形容其处深邃幽深。

[39]聪:听力敏锐。

【译文】

但愿陛下远效圣明的先祖,近效孝宗皇帝,彻底铲除近世以来上下阻隔的弊病。除平时朝会之外,再到文华、武英二殿设立朝会,以仿照古代内朝之制,大臣们每隔三天或五天进宫问安一次,侍从官和台官谏官各选一人轮流上殿奏事或回答皇上的询问。各主管衙门有事请示,皇上就根据了解的情况决断。有些难以决断的,就跟大臣们当面商议;这样不定期地引见群臣,凡属谢恩、辞别一类的事情,有关官员也都可以上殿陈述启奏。皇上虚心地询问他们,和颜悦色地开导他们。这样,人人都可以畅所欲言。陛下虽然深居在九重内宫,但天下大事都能鲜明地全部展现在眼前。外朝制度是用来端正君臣上下之分的,内朝制度是用来沟通远近情况的。如果这样做的话,难道还会发生近世上下堵塞隔绝的弊病吗?黄帝、虞舜的时代,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清,好的意见不会被埋没,偏僻的地方也没有被遗弃的贤才,也不过像我上面所说的这样罢了。

【评析】

本文开篇便引用《易经》中的卦辞,提出中心论点:“上下交而其志同”,“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作者将这两种情形作了详细的对比,然后笔锋一转,讨论起当朝君臣之间的关系,指出当朝“上下不能交”的原因在于“堂上远于千里,虽欲言无由言”。

紧接着,作者又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引历代制度为例,从周代的三朝制度开始说起,历数内朝在沟通君臣,上通下达中的重要作用。然后,由历史转向现实,说明当朝制度与古代相比是“内朝独缺”。因此,作者向皇帝提出建议,希望皇帝能够效法远祖和孝宗,常朝之外,实行内朝制度,以消除君臣之间的隔阂。

文章一气呵成,文字顺畅,旁征博引,具有一定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