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记九溪十八涧
林纾
过龙井山数里,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溪发源于杨梅岭。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踵趾错互,苍碧莫辨途径。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
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余遇涧即止。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渟蓄犹见沙石。
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尤诡异。春箨始解,攒动岩顶,如老人晞发。怪石折迭,隐起山腹,若橱,若几,若函书状。即林表望之,滃然带云气。杜鹃作花,点缀山路;岩日翳吐。出山已亭午矣。
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同游者达县吴小村,长乐高凤岐,钱塘邵伯絅。
林纾这篇游记,写他游览杭州名胜九溪十八涧的所见所闻和独特感受。乍读,感到作者行文简洁、自然、疏散,好象是信笔所至,随意出之。细细品味,始觉得它是经过精心构思而成的。
文章起笔就饶有诗情画意:“过龙井山数里,溪色澄然迎面”,将一个美妙的山水风景特写镜头推出来。“澄然”二字,写出溪水的清澈碧透;“迎面”二字,活现出作者与同游者陡然发现清溪时的新鲜、惊奇和欣喜。可谓境与神会;真气扑人。而后,再补叙九溪的源头,交代自己的游踪。这样开头,便有引人入胜之妙。
接下来,总写山势和溪流的特点。因为是总写,故用笔极省俭。写山势,仅用十五个字,便描状出它的陡峭、沟壑多、盘曲蜿蜒、林木深翳、路径难辨等特点。写溪流,只多了一个字,却更生动,更妙。“东瞥西匿,前沿有阻而旋得路”二句,从旅游者寻径探路的举止,忽隐忽现的身影、东张西望的神态,活现出溪涧交错,峰回路转的景色。这不就是陆游诗中那个“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吗?画意浓,诗意也浓。游客的惊疑诧异和雀跃欢欣,也从“若”与“旋”二字得以含蓄地表现出来。“苍碧莫辨路径”一语,还给整幅画面渲染出一片苍碧的底色,使人感到已进入一个林木幽深的清凉世界。
以下两段,分写溪涧和山。九条溪十八道涧,倘若逐一写来,难免平板累赘。作者巧妙地捕捉住溪和涧的基本特征,并在对比中描绘它们。写涧,主要写其动势。那一道道涧水,同横亘着的大石相冲激,浪花飞溅,水中蒲藻交舞,令人惊心动魄。写溪,却着眼于它的静态美:溪流浅得几近泥沼,游人可以踏革穿行;稍深的,也平缓清澈宛如明镜,可见到水底的金沙白石。一个动如脱兔,一个静若处子,动静相映,意象鲜明如画。
对山的描写,是全文最精彩的段落。如果说,写溪涧是运用白描,借动静相生来创造诗情画意;那么,作者写山则是动用他手中的调色板,让鲜丽和谐色彩把诗情和画意吟唱出来。你看,漫山的茶树、枫叶、松树,是大片的苍碧;刚刚绽出的笋芽儿,是嫩绿嫩绿的;从林表望去,空濛的云气是浅灰色的;这就把点缀在山路两旁的杜鹃花衬托得鲜红似火。再加上山岩间的太阳时隐时现,金黄的霞光忽明忽暗,更使得山色不断变幻。真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春山画!
作者写山,还借助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渲染情韵、氛围,创造画意。那攒动于岩顶的笋壳儿,在作者的想象中好象老人干疏的头发;那山腹中层层折迭的怪石,象书橱,象茶几,象一匣子一匣子的书。这几处比喻、拟人意象新鲜贴切,充满情趣,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林纾主张散文要讲究意境的创造。他说:“意境者,文之母也。一切奇正之格,皆出于是间。不讲意境,是自塞其途,终身于讲道之日矣。”(《春觉斋论文》)这篇文章,构思精巧,想象丰富,状景生动,色彩鲜明,语言精炼,构成了诗情与画意交融的意境,把九溪十八涧这一风景名胜的深邃秀丽风采再现了出来,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与作者同享寻幽揽胜之乐,俨如一首美妙的山水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