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小沧浪》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阮元:小沧浪

阮元

小沧浪者,历下明湖西北隅别业,即杜子美所言北渚者也。鱼鸟沉浮,水木明瑟,白莲弥望,青山向人,至此者渺然有江湖之思。

别业为盐运使阿雨窗(林保)所筑,雨窗移任天津,方伯江滋伯(兰)领之;方伯移任云南,余乃领之。与学署相距一湖,少暇即放舟来读书于此。或避暑竟日,或坐月终夜,笔床茶灶,夷犹其间。鹊、华在北,惜为城堞所掩;历山在南,苍翠万状,远望梵宇,小如箱箧。或黑云堆墨,骤雨翻盆,万荷竟响。跳珠溅玉;霅然而霁,残霞雌霓起于几席。斜日向晚,湖风生凉;皓月转空,疏星落水,鸳鸯鸂鶒拍拍然不避人也。及其清露湿衣,仰见参昴,城头落月,大如车轮,是天将曙矣!此境罕有人领之者。

清乾隆年间,阮元任山东提学使,自称:“予居山左二年,登泰山,观渤海,主祭阙里……朋辈觞咏,亦颇尽湖山之胜。”(《小沦浪笔谈序》)因而当他调任浙江后,便以回忆的形式,“就其尚能记忆者”,编写成《小沧浪笔谈》一书,以记载与朋辈在济南等地观赏名胜古迹的乐趣。本文选自这本书的第一卷,原无题目。

小沧浪,在济南大明湖北岸,乾隆年间,盐运使阿林保在此修建别墅,后为官衙公邸。阮元居官山东时,曾住在这里,这篇文章便是在小沦浪别业描写明湖风光的。

本文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文笔灵活,重点记述作者住在小沧浪时对明湖风月的欣赏和感受。属随笔文体。

文章的开头首先介绍小沧浪的座落方位。“小沧浪者,历下明湖西北隅别业”。接着引杜甫诗句,“即杜子美所言北渚者也。”杜甫在《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中,有“北渚凌青河”的句子。这里引用杜甫诗的目的,从表面上看是进一步说明小沦浪的座落方位,但实际上却是通过对古诗的引用,加强读者诗情画意的联想。因此下面连用四句话,概述明湖风景的胜况:“鱼鸟沉浮,水木明瑟,白莲弥望,青山向人。”这样美丽的地方,怎不使人“渺然有江湖之思”呢!

对小沧浪的概况介绍完毕之后,文章转入第二大段,这是本文的重点。作者先叙述了来此居住的过程,接着浓墨重写、文字集中地展开了对大明湖景物的描写。由于作者系居于此,而不是偶然地涉足游赏,因此对景物的描写就有多角度、多层次、信笔写来的特点。“或避暑竟日”、“或坐月终夜”、“或黑云堆墨”、“或斜日向晚”。真是风雨阴晴、季节变化、远山近水都有触及,虽着墨不多,却充满诗情画意。

先看一下“黑云堆墨”、“霅然而霁”的情况吧:

或黑云堆墨,聚雨翻盆,万荷竞响,跳珠溅玉。霅然而霁,残霞雌霓起于几席。这段描写,真是把风雨中的明湖写绝了,把夏季时雨骤至的季节特点描绘得跃然纸上。然而彩霞布空,起于几席,这幅美丽的图画中,不是闪烁着作者生活其中的诗意吗!

再看初秋之夜的明湖月色:斜日向晚,湖风生凉;皓月转空,疏星落水,鸳鸯鸂鶒拍拍然不避人也。这是一幅安闲的夜景,是初秋之夜的明湖。“疏星落水”一句,深刻表现了明湖水面的清澈和安静。“鸳鸯鸂鶒拍拍然不避人也”,不仅描写出湖滨的景物特点,同时也有人物相亲、安闲自得的感情色彩,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传神。此外如对远山近水的描摩、夜坐湖畔“清露湿衣”的刻划,无不各尽情态,摇曳多姿,表现了写景抒怀的卓越才能。

阮元在评论别人的记游文时说:“湖山之胜游者各自领略,譬如读书,各有所见,不必尽同也。”(见《小沧浪笔谈》卷一)这段话表现了作者对游记文学的看法,他强调抒发各自的领略感受,强调内容和形式的自由。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形成本文的艺术特色,从而把秀丽多姿的大明湖神形毕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阮元虽是一位经学家,但是由于他博览群书,“兼综毕贯”(汪鸣銮《小沧浪笔谈》跋),所以也写了一些随笔、杂记类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文笔灵活,善于写人状物的特点,表现得非常清楚。因此阅读本文,对作者遣词造句、善于描摩自然景物的写作功力,是值得认真研究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