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寅
【原文】:
六国血于秦,秦皇还化尘,尘惊而为楚为汉,路在而今人古人。但见愁云黯惨,叠嶂嶙峋。时迁而金石非固,地改而荆榛旋新。
愚闻周衰则避债登台,秦暴则焚书建国,贵蝼蚁于人命,法豺狼于帝德。两曜昏翳,九围倾侧。扶桑几里?我鞭石以期通;溟海几重?我驱山而要塞。惨惨玄穹,嗷嗷七雄,三农百谷以休务,淬铁磨金而献功。九川病,万室空,韩、赵、魏以交灭,楚、燕、齐而坐穷。家有子兮谁得孝?国有臣兮争敢忠?九野分将,焉作兆民之主?诸侯吞尽,方行天子之风。
星陨九霄,城长万里,血染草木,肉肥蛇豕。将欲手挂天纲、足挑地纪,拙虞舜而短唐尧,污殷辛而长夏癸。祸从殃催,川摇岳摧。金陵之王气顿起,蓬岛之宫娥不来。黔首求主,苍旻降灾。天汉之龙髯倏断,沙丘之鲍臭谁猜?魑魅诸夏,腥膻九垓,于是宅彼冈峦,兆斯陵阙。犹驱六宫以殉葬,岂言蔓草之萦骨?嫌示俭于当时,更穷奢于既殁。融银液雪疏下地之江河,帖玉悬珠皎穷泉之曰月,层层,不骞不崩。斯、高之喉舌方滑,刘、项之云雷忽兴。轵道一朝,玺献汉家之主;骊山三月,火烧秦帝之陵。
今则草接平原,烟蒙翠岭。想秦史以神悚,吊秦陵而恨永。华清宫观锁云霓,作皇唐之胜景。
【译文】:
韩、赵、魏、燕、齐、楚六国被秦国血洗,秦始皇也很快地变为尘土,人世间惊动,然后才出现楚与汉,秦王朝灭亡的途径俱在,足使现在的人与古代的人深思。只见惨淡的云彩色泽昏暗,重叠的山峰峻峭高耸。时日推迁使坚固的金银、玉石一类的东西也变得不坚固了,地形改动,然而各种灌木、乔木很快又绽出新绿。
听说周王朝衰败时,周赧王为逃欠债而登高台躲避,秦始皇专制暴虐,于是以焚烧过去各国史书、民间所藏的儒家经典及诸子书籍作为建国的重要政策,他视蝼蛄与蚁这些微贱的生命比老百姓的生命还贵重,在帝王道德方面效法凶恶的豺狼。于是日月昏暗被掩蔽,九州偏侧欲倾坠。太阳出处有多远?秦始皇都想靠神人鞭挞石头作桥以期望通达;神话传说中的海有多大?秦始皇都异想驱动山石而形成形势险要的设防要地。高天昏暗,战国时秦、楚、齐、韩、燕、赵、魏七国众声嘈杂,争战不休,居住在平地、山、泽等地的农民停止了农业生产,锻炼、磨砺各种兵器成为奉献国家的事业。全国大河流域为之困扰,千家万户空虚匮乏,韩、赵、魏前后相继亡国,楚、燕、齐因获罪而困窘。家中有子弟,谁能得到他们的孝顺?国家有臣子,他们怎么敢效忠?九州地域被分裂而治,哪里能做亿万老百姓的君主?吞并尽诸侯国,才能推行治理天下人民的君主的教化。
流星从九天云霄坠下来变为石,民刻诋毁秦始皇的文字于其上,秦始皇命令修筑的防城有万里之长,百姓的鲜血涂染了大地草木,尸肉喂肥了长蛇与野猪。秦始皇打算想以手钩取那天纲星,以脚挑起维系大地的绳子,他责备贤主虞舜,批评圣王唐尧,其苛政污名胜过商纣和夏桀。于是灾殃跟随,祸害迫促紧逼,平野摇动,高山崩坏。古都金陵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顿时兴起,为秦始皇去蓬莱海岛寻找仙人的宫中女子再也不会返回来。平民寻求新的天下主,苍天降下了灾祸。当年银河的龙负黄帝上天,龙须被小臣们拽断,而今谁知沙丘鲍鱼恶臭掩盖着秦始皇死亡的真象?妖魔鬼怪在中国为害,腥臭散遍九州,于是葬地选在那连绵的山冈,祭坛设在这陵墓与墓道石柱、石牌坊旁。还驱使六宫的妃嫔、姬妾来殉葬,江淹怎么能说蔓草缠绕尸骨?秦始皇活的时候就厌恶显示俭省,在死后更是穷尽其奢侈。水银像融化的银子,液体雪白,组成地下疏通的江河,粘贴玉石,悬挂明珠,做成墓中明亮洁白的日月,那墓穴高大重叠,不损坏不崩裂。当李斯、赵高假传始皇遗诏正搞阴谋诡计之际,刘邦、项羽所领导的起义军像云集雷作忽然兴起。在轵道亭旁的一个早晨,秦王子婴把皇帝的印章献给汉王刘邦。骊山上连续三个月内,由项羽点燃的大火一直不断地燃烧着秦始皇的陵墓。
看现在骊山蔓草连接平原,烟雾笼罩着青绿色的山岭。回顾秦亡历史神态悚然,凭吊秦始皇陵墓遗恨悠长。华清宫等供帝王游息的宫馆被云和虹所封闭,成了大唐帝国的名胜风光之地。
【评介】:
骊山,一座位于今陕西临潼东南的不太大的山丘,竟和中国几次重大的历史事变有那么紧密的联系!西周末期周幽王为博得爱姬褒似开心一笑,曾燃烽火来戏弄诸侯,等到犬戎部落来犯,虽再燃烽火而诸侯不至,周幽王于是败后死于骊山北。因为年代久远,遗迹不可寻,姑且不论了。然而骊山上那清晰可观的秦始皇陵的残迹,却向人们实实在在地诉说着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兴亡事变。作者徐寅生于晚唐,他目睹当时社会极度黑暗,朝庭四分五裂,皇帝废立,操在宦官手中,朝臣互相结为朋党,与藩镇内外交结,内部矛盾尖锐,斗争残酷,使大一统的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王朝的覆灭已经很难避免,作者带着这样的预感与忧患来游骊山。他伫立在荒芜的秦始皇陵前,浮想联翩,多少兴亡的故事,多少社稷陵谷的悲恨,一齐涌上心头,于是他写下了这篇《过骊山赋》。
凭吊秦陵,不免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秦国地处僻远,积六代人的奋斗,变法图强,终于蓄成高屋建瓴之势。秦始皇削平群雄,统一天下,一切水到渠成,易如探囊中物。那时的秦始皇威烈震天下,哪一个在他脚下能不战战兢兢?然而在他死后不久,秦王朝很快就如摧枯拉朽顷刻瓦解,这是为什么?难道是历史在愚弄人吗?强秦的速亡历史给后人什么启迪和教训呢?徐寅也是怀着这样的思索,开始写下他《过骊山赋》的第一段。“六国血于秦,秦皇还化尘,尘惊而为楚为汉”,把秦吞并六国、秦帝死亡和当时的风云变幻概括得多么精炼而生动!首句来得突兀,下二句对比映衬得鲜明,使人读后为之震惊。当年六国土地上的血迹还没灭,使人战栗不已的秦帝已化为尘土,真有点还来不及哀思六国,就又惋惜秦亡的样子。尽管“时迁而金石非固,地改而荆榛旋新”,强秦倾覆已成为历史;世上已几经沧桑,但是秦王朝灭亡的过程及教训早留在每个古人、今人的心中,那“愁云黯惨,叠嶂嶙峋”,大概也会心于人,正悲愁地回顾当年秦亡时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惨景吧!
第二段回顾了秦统一天下初期秦始皇的专横、苛毒。作者欲写秦始皇暴君形象,先以周赧王贫弱衰败作比:“愚闻周衰则避债登台”,把一个欠债于民,害怕国人催债的天子与一个视人命如蝼蚁、肆意刻薄诛杀的帝王放在一起比衬,十分鲜明地突出了秦始皇的残忍暴虐。作者还用夸张之笔描写了秦始皇欲统摄阴间、操掌鬼神的野心:“扶桑几里?我鞭石以期通;溟海几重?我驱山而要塞。”进一步烘托出秦始皇不可一世的狂态。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秦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了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有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秦始皇有划时代的伟大功勋,确如李贽所言:“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史纲评要》卷四《后秦纪》)但是秦始皇极端专制,严刑酷法和繁重租役,使人民痛苦不堪,作者在赋中列举了如下事实:“秦暴则焚书”,推行愚民政策;“三农百谷以休务,淬铁磨金而献功”,荒废生产,连年用兵;“九川病,万室空”,对广大群众苛刻盘剥;“家有子兮谁得孝?国有臣兮争敢忠?”采取高压手段。当然,作者回顾历史只偏重于秦始皇的个人残暴,没有看到他顺应历史潮流的一面,把秦始皇吞尽诸侯,“行天子之风”的原因,归结于“法豺狼于帝德”,甚至认为秦帝建国,使“两曜昏翳,九围倾侧”,这很明显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
第三段回顾了秦统一天下后期秦始皇的骄奢愚妄及秦帝国迅速灭国的结局。作者把“星陨九霄”作为此段开头,是颇具匠心的。秦始皇三十六年,一块大陨石落于东郡,有人在其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字,这下子可震怒了这位震古烁金的帝王,因为这个事件不仅透露了被统治者的普遍怨愤,而且它还标志着彻底否定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的社会意识从此公开化。当然,石上所刻,主要表现了六国没落贵族复国的愿望,不过地倒没分,始皇帝的死倒给说着了。一年之后,这位天字第一号的皇帝带着他那宝玺传万代的美梦在沙丘平台一命呜乎了。作者又列举了秦帝殒灭的其他预兆:他长年驱使大批劳役修筑万里长城,使“血染草木,肉肥蛇豕”,民怨沸腾;他刚戾自用,自以为功盖五帝,乐于刑杀,暴虐超过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要蹈商纣与夏桀覆灭的旧辙;他个人生活淫逸愚妄,耗巨资在天下遍筑离宫别馆,兴师动众去寻神觅仙,欲得蓬莱等地不死之药,这一切都引起了天怒人怨,“祸从殃催,川摇岳摧。”人心思变,“金陵之王气顿起”、“黔首求主”已成为历史必然。秦始皇的死给野心家、阴谋家提供了施展伎俩的机会,不过,他们“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曹雪芹《红楼梦》五)秦已成强弩之末,还强做秦皇二世的美梦,岂不是倒行逆施?就在他们密室筹划未就之时,起义的云雷已经兴起,他们一个个都没逃脱灭亡的命运,就连“显层层,不骞不崩”的秦始皇陵墓,也在“骊山三月”大火中化为一片废墟,强秦灭亡,千古遗恨,这是秦始皇暴虐的结果!
本文最后一段以古喻今,暗寓忧患。“今则草接平原,烟蒙翠岭”,骊山又恢复了它的自然形态,但是在它上面曾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往事谁能忘掉呢?作者“想秦史以神悚,吊秦陵而恨永”,不仅仅是憎恶秦帝,惋惜强秦速亡,还有其难言之隐,作者把它非常隐晦地寄寓在眼前的景致中:“华清宫观锁云霓,作皇唐之胜景。”当年秦始皇在骊山上的“胜景”不也很宏伟吗?到头来怎么样了?现在晚唐的社会形势已酷似秦灭国前的局面,说不定那一天这“华清宫观”又要遭焚烧的厄运呢!可悲可叹啊!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作者此时与杜牧心心相印,都为晚唐的黯淡前景而忧心如焚。
本文题为“过骊山”,但通篇不着“骊山”字眼,对骊山景致极少描写,主要在于借题发挥,以古感发,意在醒世,然而文字又隐约得很,这与晚唐宦官持政、政治黑暗有关。作者曾游大梁,以赋谒梁王朱温,误触其讳,危险闯了祸。《过骊山赋》虽意在总结历史教训,痛感唐王朝衰落,但作者不敢露锋芒而招杀身之祸,这从最后两句貌似赞颂“皇唐”而实是针砭的话中,可以窥出作者的苦用心。
本文以“过骊山”为题,以“吊秦陵”为由,以“想秦史”为体,构筑了它的独特结构,全文重在“想”,基本以“秦史”的覆灭过程作为文章的发展脉络,在回顾秦史的过程中寄寓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与对未来的忧虑。
此赋的对比,不仅有助于加强对仗,而且有助于突出主题。如“周衰”与“秦暴”的对比;人民“血染草木”与“蛇豕”肥饱的对比;秦始皇“穷奢”与秦子婴“轵道”跪降的对比等等,使秦始皇的残暴、愚蠢格外出奇,使作者从历史中引出的教训异常警悚,达到了醒人耳目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