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秋兰赋》原文、译文、赏析

作者: 袁枚

【原文】:

秋林空兮百草逝,若有香兮林中至。既萧曼以袭裾,复氤氲(yīn yūn)而绕鼻。虽脉脉兮遥闻,觉熏熏然独异。予心讶焉,是乃芳兰。开非其时,宁不知寒?

于焉步兰陔,循兰池,披条数萼,凝目寻之。果然兰言,称某在斯。业经半谢,尚挺全枝。啼露眼以有待,喜采者之来迟。苟不因风而振触,虽幽人其犹未知。于是舁(yú)之萧斋,置之明窗。朝焉与对,夕焉与双。虑其霜厚叶薄,党孤香瘦,风影外逼,寒心内疚。乃复玉几安置,金屏掩覆。虽出入之余闲,必褰帘而三嗅。谁知朵止七花,开竟百日。晚景后凋,含章贞吉。露以冷而未晞,茎以劲而难折。瓣以敛而寿永,香以淡而味逸。商飙为之损威,凉月为之增色。留一穗之灵长,慰半生之萧瑟。

予不觉神心布覆,深情容与。析佩表洁,浴汤孤处。倚空谷以流思,静风琴而不语。歌曰:“秋雁回空,秋江停波。兰独不然,芬芳弥多。秋兮秋兮,将如兰何!”

【译文】:

秋林叶落,空廓萧条,各种花草枯死凋零,好像有股香气呀从林中拂来。清香淡雅不断袭入衣袖,花香轻飘萦回鼻前。虽四处飘漾啊仍远远可闻,令人心神陶醉不同于众芳。我不禁心中惊讶,这是芳香的兰花啊。花开的不是适当的时节,难道它不知天已寒凉?

于是我走下长着兰花的田埂,沿循生着兰花的水边,拨开枝条寻数花叶,目光专注寻找兰花。果然兰花说话,声称“我在这里”。花叶已经凋谢其半,全部枝干还依然挺拔。眼中含着晶莹的泣露等待有识的来客,含笑嗔怪采花人为何迟迟才来。假若不是风吹使人感触花香,即使幽居山中的隐士也还不能知晓它的存在。于是把兰花挖出抬回到宁静的书房,放置在明窗之下,早晨与它作伴结对,晚上与它为友成双。忧虑天寒霜重,而它叶片单薄,枝条孤单,香气轻淡,寒风光影摧逼于外,担心它寒气侵心成病于内。于是放设镶玉几案妥善安置,架起镂金屏风遮掩覆盖。即使在出入的短短余暇,也一定揭帘而反复闻嗅。谁知兰花只开七朵,竟开放了百日。直至岁暮天寒才最后凋谢,文采隐含,坚贞高洁。霜露凄冷还未蒸干,枝干虽已苍劲僵直还坚韧难以折断。花瓣虽已收缩犹开未落,香气虽已淡微而其味还四处飘散。以致秋风因它而减损威力,凉月因它而增添光彩。留下一枝兰花持久绵长,足以安慰半生的寂寞凄凉。

我不禁心神动摇,深情留恋而徘徊难去。解下佩带表示高洁,清水洗浴而孤独幽居。倚望空旷深谷思绪万千,停奏风琴不再言语。歌唱道:“空中秋雁飞回南方,清秋江水波平无浪。独有兰花不因天寒而凋零,霜露愈重愈见芬芳。寒秋啊寒秋,将把兰花怎样!”

【评介】:

这是一篇咏物写志的小赋。作者袁枚是清乾隆时代的著名才人,满腹才华,却始终未得重用。他不屑于官场上的追逐倾轧,宁守穷孤处也绝不趋炎附势,营营苟且。他三十三岁便引疾辞官,隐居“随园”,过着游览山川、饮酒赋诗的生活。作者在这篇中借歌颂秋兰来表现自己洁身自好的人格以及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

全文可分三层,前后一气贯通,行文自然流畅,结构完整谨严,基本上是按照他感知兰花的自然顺序来构思的。

第一层从开头到“宁不知寒”,写作者因闻到秋兰的香气而产生寻兰的愿望。这一层主要运用侧笔描写兰花,虽未见其兰,却已使人感到秋兰的与众不同:虽秋风萧瑟,霜寒露重,百草皆逝,而它独放;虽幽居深林,而其香自溢。故引起作者的惊诧及寻兰的迫切愿望。第二层从“于焉步兰陔”到“慰半生之萧瑟”,写作者的寻兰、爱兰与赞兰。最后一层则由兰及己,写自己心中的感受,并以诗作结,物我为一,进一步点明寻兰、爱兰的原因。

若从文字的表层含义分析,可以发现作者运用多种手法,从多种角度描绘了秋兰的形象。或侧锋衬托:“秋林空兮百草逝,若有香兮林中至”;或直笔写态:“业经半谢,尚挺全枝”;或移情写声:“果然兰言,称某在斯”;或比拟写情:“啼露眼以有待,喜采者之来迟”;或从视觉写其“含章贞吉”;或从嗅觉写其“既萧曼以袭裾,复氤氲而绕鼻”;或写其高洁;或写其“寿永”……。总之,作者为我们描绘出秋兰的全息形象,使人可见可感。

于是,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循着秋兰形象的指向,体味到文字的深层意蕴。秋兰不仅是自然界中傲霜不凋的花草,更是作者人格的化身。秋兰居处深林,不与百草争荣;作者幽居“随园”,潇洒傲世,不与世俗争名逐利。秋兰含章贞吉,其香自溢;作者德高才雅,其名自传。秋兰“啼露眼以有待,喜采者之来迟”;作者的思想则是极为矛盾,虽幽居独处,其实并未完全淡忘社会、人生,还渴望有识之君的擢用,渴望着建功立业。他一面要入世进取,一面又不满于社会的黑暗、官场的倾轧,辞官归隐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被迫之举。秋兰“开非其时”,“晚景后凋”;作者同样是“傲霜斗雪”,脱尘拔俗,品格清高。秋兰“霜厚叶薄,党孤香瘦,风影外逼,寒心内疚”;作者也同样在承受着社会的风刀霜剑的摧残打击。秋兰“业经半谢,尚挺全枝”,“露以冷而未晞,茎以劲而难折”,这则表达了作者老当益壮、老而弥坚的决心。秋兰“瓣以敛而寿永,香以淡而味逸”,这则抒发了作者精神长存的愿望。

自然界的秋兰与社会中的作者有此种种的契合,故不仅使作者,也使我们“不觉神心布覆,深情容与”,难免要作一番理性的思索,实现此篇作品审美价值最高层次的对应:作者不仅仅是以秋兰抒写自己清高的人格,同时也是对世俗小人的嘲讽与否定;“秋兮秋兮,将如兰何”,也不仅仅是诘问自然界的肃秋,同时也是诘问人类社会的“肃秋”。既抒发了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也展现了他那傲霜斗雪、无所畏惧的精神世界。这使我们想起了苏轼《定风波》中的词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虽履危难而却泰然自若的处世精神及其表现方法,何其相似乃尔。

由此可见,本文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即是运用象征的手法。秋兰作为一种“知觉符号”,既显现出它本身的神态,又显现出远远大于它本身的精神力量。本文实践了古人最推崇的创作与鉴赏的审美标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全文无一字直言其志,而其志“尽得风流”,形成了温柔敦厚,含蓄深婉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