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籍、寓言故事·摸象》原文与赏析
过去久远,是阎浮利地有王,名曰镜面,时敕使者:“令行我国界无眼人,悉将来至殿下。”使者受敕即行,将诸无眼人到殿下,以白王。王敕大臣:“悉将是人去,示其象。”臣即将到象厩,一一示之,令捉象。有捉足者、尾者、尾本者、腹者、胁者、背者、耳者、头者、牙者、鼻者。悉示,便将诣王所。王悉问: “汝曹审见象不?”对言: “我悉见。”王言: “何类?”中有得足者言: “明王: 象如柱。”得尾者曰:“如扫帚。”得尾本者言:“如杖。”得腹者言:“如埵。”得胁者言:“如壁。”得背者言:“如高岸。”得耳者言:“如大箕。”得头者言: “如臼。”得牙者言: “如角。”得鼻者言: “如索。”便复于王前共诤讼: “象,谛如我言!”
佛经寓言故事 《摸象》 出自 《佛说义足经 ·镜面王经》。《佛说义足经》 二卷,全经由16个小经组成,《镜面王经》是其中之一。因各经的结尾有补足上说经义的 “义足偈”,故而得名 《义足经》。《佛说义足经》是三国期间的佛经翻译家支谦所译,支谦又名越,字恭明,月氏人后裔。其祖先于东汉时入籍中国。他自幼学习中外典籍,精通六种语言,曾受业于大乘学者支娄迦谶的弟子支亮。他一生潜心翻译佛经,深受吴主孙权的重视。支谦所译佛经的数量,历代说法不一,有说30 部的,36部的,也有的说49部,88部及129部的。主要有《维摩经》、《瑞应本起经》、《阿弥陀经》、《大明度无极经》、《菩萨本业经》、《大般泥洹经》、《佛说义足经》等。支谦反对前人译经过于质朴而使义理隐晦难明,他主张文质调和,畅达经意,使人易于理解,并努力把这种观点运用于实践,开创一个新的译风,深得好评。
《佛说义足经 ·镜面王经 ·摸象》 的寓言故事充分体现了他的译经风格。寓言全文只不过230个字左右,开门见山,无一冗句,用语极为精练。故事中镜面王命一群盲人以摸象的方法来叙述各自的感受,形容出大象的形象。因为这些盲人,仅仅触摸到巨大象体的某一部分,所以得出的都是以偏盖全的结论。“中有得足者言: ‘明王:象如柱’。得尾者曰: ‘如扫帚。’得尾本者言: ‘如杖。’得腹者言: ‘如埵。’ 得胁者言: ‘如壁。’ 得背者言: ‘如高岸。’ 得耳者言: ‘如大箕。’ 得头者言: ‘如臼。’ 得牙者言: ‘如角。’ 得鼻者言: ‘如索。’便复于王前共诤讼: ‘象,谛如我言!’”众盲人争得面红耳赤的场面如现眼前,不禁令人捧腹。
这则寓言故事寓意深刻,告诫人们认识问题要全面,人们在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往往是由于感性认识的局限所致,因为感性认识只能见到或接触到事物的某些表面或局部。要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只有在感性认识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由于 《摸象》这篇寓言浅显易懂,寓理深刻,因而被佛教经典广为征引。如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的 《六度集经》 第八十九《镜面王经》,《十支论》之第四 《摄大乘论》(又名 《广包大义论》)。《涅槃经》和 《弘明集 ·释三破论》。这些佛教经典所引用的这个寓言,都十分简练,多则七八十字,少则三四十字,唯有 《六度集经·镜面王经》洋洋七百余字。这篇经文先叙述了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遇到一群求食比丘的经过。经中云:
“……与诸梵更相劳来。便就座坐,是时梵志自共争经。生结不解。转相谤怨: ‘我知是法,汝知何法? 我所知合于道,汝所知不合道。我道法可施行,汝道法难可亲。当前说,说著后。当后说,反前说。多法说非。与重担不能举,为汝说义不能解。汝空知汝极无所有,汝迫复何?对以舌戟,转相中害,被一毒报以三。’诸比丘闻子曹恶言如是,亦不善子曹言,不证子曹正。各起坐到舍卫求食。食竟藏应器,还到祗树,为佛作礼。悉坐一面如事说之。念是曹梵志,其学自苦,何时当解。佛告比丘言: ‘是曹异学,非一世痴冥。’”面对比丘与梵志的争吵,佛便向他们讲了“摸象”这篇寓言,教诲众人。佛在讲述众盲人争相说“象真如我言’的时候,镜面王大笑之曰:“瞽乎!瞽乎!尔犹不见佛经者矣。”然后以一偈言为结语。偈言云:
今为无眼曹,空诤自谓帝;
睹一云余非,坐一象相怨。
这样踵事增华的移植改造,使故事情节更为曲折生动,比单纯叙述众盲人摸象更富机趣。
这则佛经寓言与我国古代“瞎子摸象”的故事绝相类似,由此可以看出中外文化的交融渗透。苏轼有一篇名为《日喻》的散文小品,亦即脱胎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