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别山僧》原文与赏析
李 白
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
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
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
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
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
此诗是李白天宝末年在皖南游历时所作。李白自从天宝三载辞京还山后,便浪迹天涯,过着游山览水,访僧问道、纵情诗酒的漫游生活,在天宝末年,他在皖南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盘桓最久,他为这里的山水风光和风土人情所迷恋。除了与山翁樵夫、屠沽渔商、隐士逸人相交往外,还常常走观串寺,广与和尚道士交朋友,和李白交游的僧人道士,一般都是些精通佛玄、能诗善文的诗僧、学问僧或有学识才情的道士。此诗中所赠别的“山僧”,即是这样的一位多才多艺,道行高深的名僧。
水西寺是唐代一所著名的寺院。此寺坐落在安徽泾县城西。据《江南通志》记载,水西寺建在泾县西五里的水西山上。这里 “林壑邃密,下临深溪。旧建宝胜、崇庆、白云三寺。浮屠对峙,楼阁参差,碧水浮烟,咫尺万状。”水西寺是对水西山三寺的泛指。宝胜寺又叫水西寺,白云寺又叫水西首寺,崇庆寺又叫天宫水西寺。历代名人多到此游览,一些游方的僧人也常到这里挂锡访学。李白所结识的这位山僧,就是外地的云游僧,他也和李白一样是到水西寺游访,二人因此相逢相识。为此,此诗开头就写道:
“何处名僧到水西?”何处,并不表示诗人不知道这位僧人是从哪里来,而是说这位名僧不是此诗的僧人,而是从外地来的客僧。次句是说明这位僧人是怎样来的,来干什么:“乘舟弄月宿泾溪”。“乘舟”一作 “乘杯”。“乘舟”较为普通,“乘杯”就有些神奇色彩,以 “乘杯”为善。既然诗中说的是位名僧,就应该有些传奇本领。传说刘宋时期有一位杯渡和尚,他能乘木杯渡水,无假风棹,轻疾如飞。此处说这位僧人也如同杯和尚一样,颇有灵异之气。是乘杯来到水西的。他来这里似乎不是为了学佛练禅,而是 “弄月”。即他来泾溪是为了欣赏这里的风月美景。当然,高僧们不一定像普通和尚一样去坐禅诵经,苦苦修行,清风明月,无非禅心,只要有所妙悟,也一样能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这也许就是高僧之所以高明之处。“宿泾溪”,泾溪就在水西寺旁。不罕寺中而宿泾溪,足见此僧的脱俗之处。
“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第二天清晨此僧就与李白告别而去,手携锡杖上山走了。此僧来时是乘舟(或乘杯)顺水路而来,而分别时却走的山路。“金策”即锡杖,“云梯”指的是山上的磴道。因远观登山,如登梯而上,高入云中,故云:“踏云梯”。诗中不说此僧是扛着锡杖,沿着山中磴道攀山而去,这样写太平凡了,而是说他“手携金策踏云梯”,就把此僧的飘然之状,神异之色,突现了出来。
“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这是从山僧站在山顶上的角度,来写他的感觉。仿佛他是腾身云中,离天宫很近,而回看千山万岭,却都在脚下。而更进一层的意思是借此来寓意此僧的佛学修养之高,说他已近佛界三天(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中的最高天,而下视尘寰,远在脚下。以此来突出此僧道行的高深。紧接着后一联又顺手拉来历史上两位高僧来与此僧比较:
“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支遁一名支道林,是东晋时的高僧。他精通《庄子》和《维摩经》,常与当时名士殷浩、郗超交往。他为人放浪不羁,善于玄辩。《世说新语》载:“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远公指东晋高僧慧远。他博综六艺,尤善老庄,曾与陶渊明等名士三十多人结莲社,谈玄论道,吟诗作赋颇有风流名士风度。为后代文人所赞赏。此联的意思是:此僧放浪形骸,谑浪口辩,岂在支遁之下?其风浪名士的派头,还可与慧远相比呢?李白将他与历史上的名僧相比,更是为了突出此僧的风度和才情。由此可见,此僧还是一位善于谈玄论道、诗酒风流的放浪人物,无怪乎李白只与他初次见面就对他如此激赏了。于此,一个佛学高深、诗酒啸傲,行迹诡异、举止不凡的高僧形象,已从诗中呼之欲出。寥寥数句就刻画出了一位神态飘洒的高僧,可见诗人的技巧之高超。
诗的尾联抒写了诗人对这位高僧的深切怀念?“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螟猿啼。”刚刚分别就想着何日能再见面,这样的朋友尤其是在僧人中的朋友,对李白来说不是很多的。更何况诗人因相思此友而一夜没有合眼呢?正是整夜相思不寐,所以他才会感觉到夜间的哀猿一直在山间悲啼。而这哀猿的悲啼,更增加了诗人与朋友的相思离别之苦。这首诗就在凄迷的夜猿声中结束了,而诗人对朋友的深厚友情,却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上。
此诗是一首七言排律,这实在令人意想不到,一惯不愿受格律束缚的自由浪漫诗人李白,竟还用七言排律写诗!他这首七言排律,和其他律诗一样,有“以古入律”的特点。明人高棅在《唐诗品汇》中指出:“七言排律,唐人不多见。如太白《别山僧》、高适《宿田家》等作,虽联对精密,而律调未纯,终是古诗体段。”这个意见,我认为是很正确的。